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步虚台

标题包含
步虚台
抱怀宁独固难穷,自与山林逸兴同。 白马岂能分辨客,青牛还会识仙翁。 凝神宅古河声里,望气台荒野色中。 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安宁独立难以言尽,与自然林泉之趣相一致。 白马怎能分辨过客,青牛却能认得仙人。 在古老河流声中凝神静心,在荒芜景色中展望气象。 尝试登上高原来放声长啸,只有飘零的蓬草和衰败的枯草掩盖着秋风。
去完善
释义
1. 步虚台: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一般用于神仙往来之处。在诗中表示作者登高远望的地方。 2. 抱怀宁独固难穷:表示一个人胸怀宽广,不愿意独自承受困苦。这里指诗人自己有着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 3. 白马:指的是历史上的秦朝大将白起,这里借指英勇的武将。 4. 青牛:指的是历史上的老子李聃,这里借指得道的高人。 5. 凝神宅古河声里:表示诗人专心致志地聆听着古代的河流声音,这里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 6. 望气台荒野色中:表示诗人站在高高的台上,眺望着远方荒芜的原野。这里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和对现实的无奈。 7. 断蓬衰草:形容秋天的景色,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岁月的流逝。
去完善
赏析
《步虚台》孙仅是一首描绘作者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诗词。诗中以"抱怀宁独"开篇,展现诗人与世无争的独立精神;接下来以"自与山林逸兴同"来强调这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紧接着的两句,"白马岂能分辨客,青牛还会识仙翁"则用寓言的方式表明自己并不在乎世间的白马青牛之分,只愿意做一个清高的隐者。 然后,“凝神宅古河声里,望气台荒野色中”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两句“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则寓意着作者面对秋风萧瑟依然能够洒脱地大笑,展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步虚台》是宋代诗人孙仅的一首描绘自然界壮美景色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987年左右,正值宋太宗时期。此时宋朝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诗人孙仅曾先后任国子博士、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受到过宋太宗的器重。然而他因母亲病重而离职,待母亲去世后哀痛不已,常借笔墨倾诉自己的情感。据史书记载,他的文采出众,词章悲壮激越,为人豪爽又严于自律,深受士人赞誉。 这首诗创作时,孙仅正遭遇丧母之痛,因而其中的景色描写渗透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诗歌所描述的奇异景象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等,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这与他在人生低谷中所追求的豁达与超脱境界相吻合。总的来说,《步虚台》展现了诗人孙仅身处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超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