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侧旁的山路篮舆上两眼明亮,离开山区还带着泥土的清新。
白云嘲笑我多管闲事,流水伴随人们显得很有感情。
比不上鸟儿飞翔的自由自在,羡慕僧人居住就能过完一生。
不能完全跟世界没有交集,站起来为了苍生试着发出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南丰先生:指曾巩,字子固,北宋著名文人,因曾任南丰宰而获此称谓。
2. 侧径篮舁:指沿小路乘车出行。侧径,小路;篮舁,竹篮制成的简陋车辆。
3. 骨毛清:指曾巩出山时所展现的高洁品质。
4. 白云笑我:以白云嘲笑自己喻作者自嘲之意。
5. 流水随人:指流水适应地势,随人流动,比喻顺应事物变化。
6. 鸟飞浑自在:指鸟飞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7. 僧住便平生:指僧人安身立命,度过一生。
8. 起为苍生试一鸣:表达作者虽有心归隐但仍愿为国为民尽力的意愿。
去完善
赏析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声。
首联“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描述了诗人离开山谷时的情景。通过“侧径篮舁”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幽的山野画卷。而“出山犹带骨毛清”则传达出诗人走出山谷时,依然保持着洁净的心志。
颔联“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诗人以白云、流水作为喻体,表达对生活的感慨。“白云笑我还多事”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而“流水随人合有情”则传达了诗人寄情山水,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情。
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诗人通过对比飞鸟与僧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诗人认为飞鸟的自由飞翔让人向往,而僧人的平静生活也让人心生羡慕。
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诗人虽然对世俗有诸多不满,但终究无法完全割舍对世间的责任。因此,诗人决定站起来,为了苍生而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歌,具体创作时间为公元1074年(北宋神宗熙宁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陈师道经历了科举失败、官场挫折等人生际遇,这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的重要背景。
在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实现个人抱负。然而,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许多文人学子在科场受挫,陈师道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这使得他对官场的期望逐渐减弱。尽管如此,陈师道并未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他继续钻研诗词歌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创作。
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也对陈师道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繁荣时期,但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皇帝崇尚文治,重视人才选拔,但由于官僚机构的腐朽,很多有才华的士人难以脱颖而出。在这种情况下,陈师道对于自己的遭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综上所述,《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的创作背景包含了陈师道的人生际遇、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陈师道的诗风,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