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
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玄三要事难以分辨,理解内涵反而容易亲近大道。
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包容了万物,就像重阳节的菊花新绽。
去完善
释义
1. 三玄:这里指《周易》、《道德经》、《庄子》这三部古代哲学著作。
2. 要:关键,要点。
3. 得意忘言:语出《庄子·外物》,意指领会事物的真谛而不在意表面的言辞,从而达到领悟真理的境界。
4. 道:此处可理解为至高无上的道理或境界。
5. 一句明明该万象:此句表达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也就是对“道”的领悟。
6.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此时菊花开得旺盛,因此有赏菊的风俗。
7. 九日:即重阳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理解。诗的前两句“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是说生活中有许多难以分辨的道理和规则,但当我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时,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很简单。这类似于禅宗中的“明心见性”,即通过直觉和自我觉悟来理解生活的真谛。
后两句“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则是强调真知灼见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能涵盖世间万物的规律。以重阳节赏菊为例,尽管菊花千姿百态,但在诗人眼中,这些菊花都是生命力的象征,都体现着自然的恩赐和大自然的哲理。诗人以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释善昭是一首描绘作者与佛教关系的诗篇。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其生活及仕宦生涯里,不断体悟人生世相,感慨世事无常,而转向了对宗教信仰的追求。这首诗意蕴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尊崇与敬畏。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民族战争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另一方面,士大夫阶层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人们普遍开始关注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雅士逐渐走向佛、道等宗教信仰寻求精神寄托。
诗人释善昭身处其中,作为一代高僧,他深感人生的痛苦与无常。然而,他并未被苦难击垮,而是努力通过修行以超脱尘世的纷扰。在这首诗中,诗人借用颂扬佛教的手法,表达了对禅宗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通过深入领悟禅宗教义,诗人完成了自我心灵的救赎,从而将这一感悟融入诗歌创作之中,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