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慧山寺
释子幽居远俗纷,停桡登览日将曛。
湖光已叹千年变,山势犹惊九陇分。
迸溜冷喷双沼雪,煮茶香透一杯云。
偶因流落寻佳致,何意声名世外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僧人僻静居住远离尘世喧嚣,划船靠岸欣赏日色渐晚。感叹湖面风光历经千年变迁,山峰气势仍令人惊叹于九折山路的蜿蜒。飞瀑倾泻如双池白雪,烹煮的茶香可穿透杯中云雾。偶尔因为流浪寻找美好的景致,岂料在尘世之外也扬起了名声。
去完善
释义
1. 慧山寺:位于江苏宜兴的寺庙。
2. 释子:对僧人的尊称。
3. 幽居:指僧人隐居修行的地方。
4. 远俗纷:远离世俗纷扰。
5. 停桡:停止划船。
6. 登览:登山游览。
7. 日将曛:太阳即将落山。
8. 湖光:指慧山湖的水光山色。
9. 千年变:指湖水已经历了千年的变迁。
10. 山势:山的形态。
11. 九陇分:九陇山分为九座山脉。
12. 迸溜:瀑布流水。
13. 冷喷:指瀑布飞流时产生的冷气。
14. 双沼雪:指两座水池中倒映出的雪景。
15. 煮茶:烹煮茶水。
16. 一杯云:茶水中弥漫着云雾般的香气。
17. 流落:漂泊不定的生活。
18. 佳致:美好的景致。
19. 何意:没想到。
20. 声名:名声。
21. 世外闻:在世间流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蒋之奇在游览慧山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释子幽居远俗纷”描述了寺庙远离世俗纷扰的宁静氛围,展现了僧人恬静的生活状态。“停桡登览日将曛”则表现了诗人登临眺望、欣赏美景的情致。
“湖光已叹千年变,山势犹惊九陇分”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前者以湖光的变化为引,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后者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凸显出自然界的壮观与神奇。
“迸溜冷喷双沼雪,煮茶香透一杯云”则具体呈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见闻。瀑布流水如雪般纷飞,烹茶香气弥漫,衬托出诗人的悠闲心境和寺庙环境的清幽。
最后,“偶因流落寻佳致,何意声名世外闻”传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时寻找美好景致的感受,以及对于自己声名流传的意外与淡泊。整首诗以描写慧山寺的环境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慧山寺》是北宋诗人蒋之奇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70年左右,即北宋神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儒家士大夫的地位逐渐上升,佛教的影响相对减弱,但同时文人墨客对佛教仍然保持一定的兴趣和尊重。
诗人蒋之奇在年轻时就因文学才能而受到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赞誉。他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江南各地的名胜古迹,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慧山寺位于江苏宜兴,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古刹。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题慧山寺》。
诗人通过描绘慧山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文关怀。这首诗虽然以佛教为主题,但反映了北宋文人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思考和精神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