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公元1911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那天,我从合肥出发。夕阳下的燕子低飞,就像是女子头上的金钗。离别的夜晚乌云笼罩,但这并不能改变离别的事实。夜色中杨柳依然摇曳,好像是为了安慰那些即将分离的人们。而鸳鸯也似乎无法忍受这大风的夜晚而无法入睡。请放下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要让它们牵绊住你的心绪。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辛亥:公元1171年,南宋时期。
2. 正月二十四日:农历正月二十四日。
3. 合肥: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4. 钗燕笼云:形容头发梳理得整齐美观。
5. 忺(xiān):舒适,高兴。
6. 拟将裙带系郎船:表示女子希望丈夫能够早日归来。
7. 别离滋味又今年:指又要经历一次别离的滋味。
8. 杨柳:代指春天。
9. 犹自:仍然。
10. 鸳鸯:一种水鸟,此处借指恩爱夫妻。
11. 风急:风大。
12. 些儿:一点儿。
13. 闲事:无关紧要的事。
14. 萦牵:牵挂,思念。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一首离别之作。这首词通过对画面中的人物、景物进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词中的“钗燕笼云晚不忺”一句以女子头饰“钗燕”和“笼云”的形象比喻出女子的美丽与矜持;而“拟将裙带系郎船”则表现出女子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的心情。在接下来的两句“别离滋味又今年”和“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中,词人分别用杨柳、鸳鸯这两种常见的自然景象来象征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最后一句“些儿闲事莫萦牵”则是词人对离别的态度,虽然离别让他感到伤感,但他仍然希望自己和对方能够放下心中的烦恼,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整首词既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又表现出了词人的豁达与洒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在公元1191年正月所作。这一时期,正值宋金和议之后,南宋朝廷不思恢复北方失地,一味偏安江南。姜夔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面对这种形势,他感到十分忧虑和痛心。
在这首词之前,姜夔曾在合肥一带居住过一段时间,与当地的一位佳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未能相守在一起,这让他感到非常痛苦。在离开合肥时,姜夔写下这首《浣溪沙》,以寄托自己对佳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此外,在这个时期,姜夔的生活也非常困苦。他的亲人离世,生活拮据,这些都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