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以鸥为伴,绿野间留下诗人的足迹。两侧垂柳依依,那是昔日仙翁亲手所栽。独享这份宁静,却看见一片带着忧愁的水面。荷叶轻轻地摇曳,蓝天中露出一片片云朵,彩虹如一条巨大的卧龙。 如今年华已逝,那些美丽的诗句已经无处可寻。放眼望去,满是迷人的绿色,然而那熟悉的声音又让我陷入忧愁之中。一百年的岁月沧桑,只有栏杆能懂我心中的无奈。吟唱未完,便已离去,留下一片月光下孤独的身影。

去完善
释义
1. 蓦山溪:词牌名。
2. 题钱氏溪月:题目,描述作品创作的背景为钱氏家的溪月景色。
3. 与鸥为客:以鸥鸟为伴,意指生活悠然自得。
4. 绿野留吟屐:在绿色的田野中留下足迹,意味着在此地驻足停留并创作诗词。
5. 两行柳垂阴:指沿着溪流的两行柳树,枝条低垂遮挡阳光,形成一片阴凉。
6. 是当日、仙翁手植:这里种植的柳树是当年神仙亲手种下的。
7. 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此处的亭子显得孤独,就像是被烟雾笼罩的愁绪所环绕。
8. 荷苒苒:荷花摇曳生姿。
9. 展凉云:展示出清凉如云的意境。
10. 横卧虹千尺:彩虹如同横跨天际的千尺巨幅画卷。
11.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形容才华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再闪耀,劝谏友人不必再寻觅佳作。
12.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在迷人的绿色之中,听到山阳地区的夜笛声更加让人忧愁。
13.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一生的惆怅与思念只能寄托于玉石栏杆,与他人难言。
14. 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结束吟咏时,放下船桨返回原地,只余下明月之下无尽的回忆。

去完善
赏析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词作,充满了闲适与宁静的氛围。开头两句“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以鸥鸟为伴,在绿野间留下足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亲近之情。接下来的“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通过对古老柳树的描绘,传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而“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下片从“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开始,描述了荷花盛开、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展现出一幅清新宜人的画面。然而紧接着的“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却揭示了时光的流逝带来的无奈和遗憾。接下来,词人通过“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往事的回忆。最后,“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人生苦短,许多心事只有借助文字来表达,而那些美好的回忆也只能在月色中独自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在淳熙年间,姜夔正值壮年,他的词风已经形成,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在姜夔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南宋政权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的侵扰使南宋朝廷深感忧虑,而朝政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使得皇帝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这种政治局面使得文人墨客们深感担忧,他们纷纷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姜夔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注。在这首《蓦山溪·题钱氏溪月》中,他通过对钱氏溪月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词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