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归国
力扶汉鼎頼元勋,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文“力扶汉鼎頼元勋,泰道宏开万象新。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中,我们将其译为:
依靠有功之臣共同扶持国家,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焕然一新。南方的声音表达了对正义的渴望,皇帝的恩典使所有臣民团结一心。边疆捷报频传,国家的智慧已经消除了战乱的隐患。我们正逐步实现国泰民安的理想,复兴的好运让我们欢欣鼓舞。
去完善
释义
1. 理宗:南宋皇帝赵昀的谥号。
2. 李璮归国:指李璮在蒙古攻打金国时,归顺南宋的事件。
3. 力扶汉鼎:意为扶持汉室江山。
4. 元勋:有功之臣。
5. 泰道宏开:国泰民安,时世太平。
6. 万象新:万象更新,一切都呈现出新的气象。
7. 声暨南郊:指李璮在南郊向南宋表示忠诚。
8. 恩渐东海:恩情逐渐传遍四海。
9. 悉来臣:所有地方都前来归附。
10. 凯书已奏三边捷:胜利的捷报已经传到边疆各地。
11. 庙算全消万里尘:国家的谋划已经消除了远方的战乱。
12. 坐致太平:自然而然地实现太平盛世。
13. 中兴宝运:国家的幸运正在恢复。
14. 喜环循:表示高兴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李璮归国》这首古诗是描绘了南宋时期李璮归国的情景。诗中以“力扶汉鼎”形容李璮的功勋卓著,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诗歌通过“泰道宏开万象新”描绘出国家在李璮的带领下,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以“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赞美了李璮的德望使得四海宾服,各国纷纷前来称臣。而“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则表达了战争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边疆,国家实现了安宁与和平。
最后,诗人以“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总结,表示国家如今实现了太平盛世,这是由李璮的忠诚与智慧所引导的结果,令人感到欢欣鼓舞。整首古诗情感热烈,韵律悠扬,表达了对李璮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璮归国》:
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是宋理宗时期的作品。此时,宋朝国力日渐衰弱,北方大片领土被金朝占领,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们纷纷以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期待有英雄豪杰能挽大厦之将倾。
这首诗描述了李璮归国的情景。李璮本是金朝将领,后来投降南宋,成为了南宋的一员得力战将。他的归来让南宋朝廷和百姓看到了一丝希望,希望能借助他的力量抵御金朝的侵略,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李璮归国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受到排挤,最终含恨而死。这表达了诗人对李璮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南宋朝廷昏庸无能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