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梅里
南风六月吐梅花,奇绝西昌孝子家。
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杀后栖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风吹拂的六月时节,梅花悄然绽放,这神奇的地方便是西昌的孝子家。花瓣飘零,犹如千古不灭的明月,在夜晚引来了栖息的乌鸦。
去完善
释义
《孝梅里》宋理宗 注释:
1. 南风六月:指农历六月。
2. 吐梅花:这里是指孝梅开花的景象。
3. 奇绝:极其奇特。
4. 西昌:四川省的会理县。
5. 孝子家:古代四川会理县的孝梅传说有一个孝子埋葬父亲的地方,长出了一种被称为“孝梅”的植物。
6. 一点落英:形容孝梅花瓣飘落的景象。
7. 千古月:长久不灭的月光。
8. 夜来:夜晚来临。
9. 后栖鸦:指夜晚栖息的乌鸦。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孝子的古诗。诗人以“南风六月吐梅花”开篇,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景象:在炎热的六月天,梅花竟然开放了。这种奇特的景象是为了突显“奇绝西昌孝子家”的主题。在这位孝子的家里,连天地都为之感动,出现了反常的自然现象。接下来的两句“一点落英千古月,夜来啼杀后栖鸦”,则是对这种奇特景象的进一步渲染。梅花的一片花瓣,就像千古明月一样照亮人心,即使在深夜,也能让栖息的乌鸦为之啼鸣不已。整首诗以奇特的景象、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孝道的巨大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孝梅里》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时期(1225-1264年)。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在陆游生活的时代,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部政治腐败,权臣当道;外部金兵压境,国家危机四伏。然而,陆游始终坚持抗金主张,忧国忧民,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南北统一。他的诗歌作品大多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被誉为“诗史”。
《孝梅里》这首古诗,通过描绘孝梅里的美丽风光,反映了陆游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在诗中,陆游借梅花象征忠贞不屈的精神,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