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贾相
清明朝野遇清明,万国欢心乐太平。
樽俎优贤咨启沃,载赓既醉咏盈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清明节时整个朝廷都充满了清明之气,各国的人民都在欢庆并享受太平盛世。那些在宴会中受到优待的有才之士在互相咨询启发,他们的酒宴上载歌载舞庆祝着国家的成功与繁荣。
去完善
释义
《赐贾相》是南宋诗人宋理宗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注释:
1. 赐:指皇帝赐予臣子礼物或荣誉。
2. 贾相:这里指的是贾似道,字师宪,号秋壑,浙江台州人,南宋晚期权臣、文学家。他曾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为当时的朝廷重臣。
3. 清明:这里既指清明节,又寓意政治开明、社会安宁。
4. 朝野:指朝廷与民间。
5. 万国:指各个国家。
6. 欢心:快乐的心情。
7. 乐太平:期望社会和谐、国泰民安。
8. 樽俎:古代宴请宾客的用具。
9. 优贤:选拔优秀人才。
10. 咨启沃:咨询以获得启示和教益。
11. 载赓:意为继续歌唱,此处指继续创作诗歌。
12. 既醉:出自《诗经·小雅·蓼莪》中的“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原文描述的是孝子忠诚专一的情感,因此本诗中也暗含对贾似道的赞誉。
13. 咏盈成:歌颂成就和胜利。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赐贾相》中,宋理宗通过对清明节气的描绘,表达出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清明朝野遇清明”一句寓意着国家的政治清明与社会的和谐。紧接着的“万国欢心乐太平”则传达了世界各国共同分享这份喜悦的情景,呈现出一幅国泰民安的画面。
在诗歌的后两句中,“樽俎优贤咨启沃,载赓既醉咏盈成”,宋理宗借助于宴饮的场景,赞扬贾相的才华和贡献。在推杯换盏之间,贾相对国家治理提出了睿智的建议。与此同时,诗人还以歌咏的方式颂扬了贾相对国家福祉的贡献,表达了对其高度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赐贾相》是南宋理宗时期的一首咏史怀古诗,由著名文人辛弃疾创作于公元1245年左右。这首诗歌颂了贾似道在政治上的智慧与担当,同时也有对其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国南侵、山河破碎的历史背景下,南宋偏安一隅,国力日衰。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危机,南宋王朝却并未励精图治,反而奸佞当道,朝政腐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辛弃疾作为一位满怀家国情怀的文人,深感忧虑。
辛弃疾自身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出身书香门第,少年成名,后因战乱投身军旅,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的忠诚与才能并未得到朝廷的赏识,反而因受到排挤而备受冷落。在这首《赐贾相》中,辛弃疾一方面通过赞颂贾似道的智勇双全,表达了对国家栋梁的期许;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与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