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养性存心二说
方寸中涵一太虚,操存须用养工夫。
莹然镜浄无纤翳,一性融明万理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内心要有宽广的包容力,修养心性需要不断磨练。就像镜子般明净没有一丝瑕疵,这样的心性才能通达所有道理。
去完善
释义
《批养性存心二说》是宋理宗赵昀的诗作。以下是注释:
1. 方寸:指心,意指内心世界。
2. 太虚: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状态或无限空间。
3. 操存:修养身心的意思。
4. 养工夫:通过修养和实践来锻炼心性。
5. 莹然:明亮的样子。
6. 镜净:镜子干净透明,比喻心灵的纯净。
7. 纤翳:细微的遮蔽,这里比喻内心的杂念。
8. 一性:本性、天性。
9. 融明:光明、明亮。
10. 万理俱:所有的道理都融合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批养性存心二说》是南宋时期宋理宗的一首探讨修养与心性之道的诗歌。诗中将内心世界比喻为一块狭小却包罗万象的“方寸”之地,这里的“太虚”可以理解为心灵的无限空间,既有光明也有黑暗,既有善良也有恶念。“操存须用养工夫”一句,是说我们需要在内心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此修炼我们的道德品质。
接下来的“莹然镜净无纤翳”描绘的是一个人如同一面清澈的水晶镜子,没有任何瑕疵,意味着他的心灵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恶念和不良欲望的影响。最后的“一性融明万理俱”则是说当一个人的本性达到如此纯净的地步时,他将能够深刻理解世间的一切道理。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修养和心性之道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通过不断的内心修炼来提升自身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勉励读者要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最终实现对人性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批养性存心二说》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宋理宗时期创作的诗词。这一时期,陆游已步入老年,晚年生活平淡且多有病痛之苦,但始终关注国家大事,秉持济世之志。当时南宋王朝政治腐败,百姓疾苦,金兵压境,内忧外患不断,陆游作为文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陆游创作了这首《批养性存心二说》,旨在劝诫世人要注重修养身心,关心民生疾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共同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