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回,云容碎。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
叹息谁能会。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地。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深时,院子的热气已经全然散去。天空的背景慢慢地淡去,云朵也随之消散。这里位置偏僻,人迹罕至,寒风带来的寒气也逐渐增多。当你刚醒来的时候,蝴蝶翩翩起舞,成双成对。
对于这些美景,谁又能真正领会呢?仍记得当年彼此间的热情,但时光流转,热情逐渐消失,内心仍旧寂静如常。渐渐断了联系,时光荏苒,已经改变了太多。夕阳西下,仙山之路如同穿越云海一般遥不可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千秋岁: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2. 用秦少游韵:指按照秦观的词牌韵律填写。秦观,字少游,北宋著名文学家。
3. 深秋庭院:深秋时节的庭院。
4. 残暑:初秋时的余热。
5. 天幕回:天空中的云彩变幻。
6. 云容碎:形容云彩的形状破碎不定。
7. 地偏人罕到:指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
8. 风惨寒微带:寒风中带着微微的寒冷。
9. 翩翩戏蝶飞成对:蝴蝶飞舞的生动景象。
10. 叹息谁能会:叹息之情谁能理解。
11. 犹记逢倾盖:回忆起曾经相逢的场景。
12. 情暂遣,心常地:暂时派遣心中的愁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13. 沈沈音信断:漫长的岁月里失去了联系。
14. 冉冉光阴改:时间慢慢流逝。
15. 红日晚: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16. 仙山路隔空云海:仙山之间的路被云雾隔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致与心境。上片描绘了深秋庭院的景象,“残暑全消退”、“风惨寒微带”展现出了秋天的寒冷氛围。下片则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了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千秋岁》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在那个时候,词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成为文人士大夫们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李之仪曾师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深受苏轼影响。
此期间,李之仪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历任开封府、江南东路安抚使等官职,后因卷入新旧党争被贬官,流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这段时期他饱受流放之苦,亲情、友情、爱情都遭受严重考验,因此他的作品中有许多感叹人生无常和命运坎坷的词句。
与此同时,宋朝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皇帝更替频繁,党派之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徽宗统治末期,宦官、权臣当道,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之仪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种世事如梦的感伤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