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安院

标题包含
龙安院
蔓草丛生伴棘薪,古藤直上绕松身。 寺前寺后清幽处,山鸟飞来不避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杂草丛生伴随着棘薪,古老的藤蔓直攀缠绕在松树身上。寺庙前后都显得格外清幽,山间的鸟儿飞翔并不回避人类。
去完善
释义
1. 龙安院:位于今中国某地的寺庙名称。 2. 陈岩:作者名字,生活在某个时期,与诗的具体背景年代和作者生平事迹有关。 3. 蔓草:生长在地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其茎枝延伸很长,有攀援或卷绕它物生长的习性。 4. 棘薪:指丛生的荆棘和柴火堆,这里可以理解为混杂在一起生长的草木。 5. 古藤:古老的大藤本植物,爬行在地面或依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6. 山鸟:栖息于山区林间的小鸟。 7. 不避人:不惧怕人的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山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龙安院》这首诗描绘了山林古刹的清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蔓草丛生伴棘薪”,通过蔓草和荆棘的交织生长,展现出了山林环境的繁茂和生机盎然;接着“古藤直上绕松身”,描述了古老的藤蔓沿着松树盘旋而上,展示出松树的挺拔与古藤的坚韧;在“寺前寺后清幽处”一句中,寺庙的存在为这片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宗教色彩和人文气息;最后“山鸟飞来不避人”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安院》是宋代诗人陈岩创作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宁宗时期(1194年-1224年),这是一段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陈岩生于南宋,年轻时曾参与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他在官场上的命运并不顺利,因此选择归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这一时期,宋朝的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虽然外部面临金、西夏等政权的压力,但在内部,儒家士大夫阶层受到重视,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陈岩作为一位隐居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在《龙安院》这首诗中,陈岩通过对龙安院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用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份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