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石
石犀沉后波涛息,石燕飞时风雨来。
堪笑石牛徒解卧,山田无数任蒿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犀牛沉入水中后,波浪平息;石头燕子飞翔时,风雨来临。
可笑的是那石头牛只是静静地躺着,无数的农田任由杂草生长。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石犀:古代水神,相传它一旦出现,预示水灾来临。
2. 石燕:一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它在空中飞翔时,会带来风雨。
3. 石牛:卧牛石的比喻说法。
4. 山田:山地农田。
5. 蒿莱:野草,此处表示荒废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卧牛石”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富有寓意。
第一句“石犀沉后波涛息”描述的是巨石沉没在海中后的平静景象,象征着一种大自然的力量,也是作者在提醒我们注意到大自然的伟大。
第二句“石燕飞时风雨来”则描绘了风雨来临时的壮观景象。燕子的飞行速度极快,象征着风的速度,而雨则是生命之源,使万物生长。
第三句“堪笑石牛徒解卧”则以“石牛”的形象讽刺那些无所作为、只知道躺着休息的人。
最后一句“山田无数任蒿莱”则展示了一片广阔的田野,虽然满是荒草,但依然是充满希望的土地,象征着孕育生机的未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助于奇特的自然现象和寓言式的表达手法,展示出作者的宏大视野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明成化年间,也就是公元1465年至1487年之间,一位名叫陈岩的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卧牛石》。陈岩,号西山居士,是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其诗风独树一帜,颇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在他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朝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日益兴盛。然而,陈岩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他曾多次科考失利,功名不成,这使得他对世俗名利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和鄙视。他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渴望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岩创作了《卧牛石》一诗。这首诗以卧牛石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卧牛石的形态和特点,将其赋予了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人通过赞美卧牛石,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信念的追求和对生活困境的坦然面对。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陈岩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瑰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