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开元观

标题包含
开元观
坏道哀湍鬼火青,山间留得观冲名。 仙宫分置玄真像,想见开元旧太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坏道的湍急流水映出鬼火般的青色,山间的冲名仍流传至今。仙宫里安置着道士的画像,让人想起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坏道:破败的道路。 2. 哀湍:形容水流湍急的声音。 3. 鬼火:磷火,俗称“鬼火”。 4.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年号(713-741年),此时国家富强,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 观:寺庙或道观。 6. 冲名:地名。 7. 仙宫:指道教的神仙居所,这里指开元观。 8. 分置:分别设置。 9. 玄真:道教术语,指与道合真的境地。 10. 像:塑像,这里指玄真像。
去完善
赏析
《开元观》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开元观的衰败景象和作者对其历史背景的追思。首句“坏道哀湍鬼火青”描绘了开元观周围道路的破败、水声的哀伤以及夜间闪烁的鬼火,这些景象都反映出开元观的荒废状态。第二句“山间留得观冲名”则提到虽然观已经衰败,但其名仍然留在山中,反映出人们对开元观的缅怀之情。接下来的两句“仙宫分置玄真像,想见开元旧太平”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开元盛世的怀念和对神仙传说的向往。通过本诗,读者可以感受到陈岩对古代仙境的想象以及对盛世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唐代繁荣的鼎盛时期,著名诗人杜甫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他在此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开元观》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道家圣地——开元观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内心感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颠沛流离,生活陷入了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战乱的痕迹,通过开元观这个道家的场所,表达了对于战争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忧虑。 755年的唐朝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央集权逐渐衰弱,各地藩镇割据,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杜甫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以自己的诗歌记录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众多问题,以此来唤醒人们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