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龙池庵

标题包含
龙池庵
惠崇往矣邈遗踪,时有风来撼古松。 想见草庵无恙日,月明池上独支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惠崇大师的遗迹已经远去,只有那阵阵吹来的风中仍然能感受到他当年在古松下的风采。想象着那位草庵中的高僧安然无恙的时候,月色洒满池塘边,他独自拄着竹杖的身影显得格外宁静与孤独。
去完善
释义
1. 惠崇:指北宋著名僧人、诗人和画家惠崇。他的画作在江南地区非常知名。这里作为寺院的名称,意为美好的寺庙。 2. 往矣:过去的日子。 3. 邈:遥远。 4. 遗踪:指遗留的踪迹、遗址。 5. 时:有时。 6. 风来撼古松:风中摇动的古老松树。 7. 无恙:没有病痛,身体健康。这里用来形容寺院的完好无损。 8. 独支筇:独自拄着竹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描绘龙池庵的抒情诗。首句“惠崇往矣邈遗踪”,以怀念前人的情感起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先贤的敬意。接着“时有风来撼古松”描绘了龙池庵周围的自然景象,以风声中的古松形象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氛围。 第三句“想见草庵无恙日”进一步设想庵堂在明月之夜的景象,表现其宁静、祥和的氛围。而尾句“月明池上独支筇”则以主人公在月光下的身影与池面的倒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孤独的心境和生活的冷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池庵》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约公元1250年左右),正值金、元两国对南宋的侵略战争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岩作为一个文人,无法像武将那样上战场杀敌报国,于是他把爱国情怀寄托于诗词创作之中。他游历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龙池庵是他游览的一处名胜古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南麓,始建于唐代,是古代佛教圣地之一。 在南宋晚期,由于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陈岩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