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莲花庵

标题包含
莲花庵
冷屋栖云是几年,嗔人履迹破苔钱。 不辞更入山深处,手种西方社里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房间里,白云飘过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景象了,可惜人们总是踏过青苔和地上的钱币。我不介意再次走进深山,亲手种上我心中的莲花。
去完善
释义
1. 冷屋:指的是简陋的僧舍或房屋。 2. 栖云:比喻隐士或出家人的生活。 3. 嗔人:责怪别人,对别人的抱怨。 4. 履迹:足迹,这里指人类的痕迹。 5. 苔钱:即苔藓,植物的一种,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6. 不辞:不怕麻烦,不推辞。 7. 山深:山的深处,这里是远离尘世的地方。 8. 西方社:佛教术语,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 9. 莲:莲花,即荷花,佛教的象征之一。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莲花庵》中,陈岩以冷屋、云、苔钱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寂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以“冷屋栖云”开篇,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刹之中。接下来的“嗔人履迹破苔钱”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践踏苔藓的惋惜之情,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与尊重。 诗人在第三句提到“不辞更入山深处”,这表明他宁愿深入到山林的更深处,去寻找更加宁静的净土。这一举动传达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恶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手种西方社里莲”则是诗人的愿景,表达了他渴望在佛教圣地亲手种植莲花的心愿。这既是对信仰的坚定追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整首诗将山水、信仰与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清幽脱俗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花庵》是南宋诗人陈岩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诗。这首诗描绘了莲花庵的清幽景致,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的美好向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陈岩的人生际遇。陈岩出生于南宋时期,他在青年时期曾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官归隐。在隐居期间,他参禅学佛,逐渐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宗教信仰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许多文人士大夫在经历了官场风波后,选择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慰藉。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推测出《莲花庵》一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在南宋时期,陈岩因政治失意而选择辞官归隐,他开始参禅学佛,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一次游览莲花庵的过程中,他被庵内的清幽景致所吸引,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莲花庵》。这首诗既表现了陈岩对莲花庵景致的赞美,也传达了他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以及超脱世俗纷扰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