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五龙湾

标题包含
五龙湾
石骨分开四角棱,日华磨透镜光明。 水流圆折仍方折,忽作铿然戛玉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裂开形成四个棱角,太阳的光芒穿透镜片折射出明亮的光线。 水流在弯曲和直线之间流转,突然发出如玉石般清脆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五龙:这里是指古代神话中的五位龙王。 五龙庵: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是当地著名的佛教胜地。 石骨:指岩石。 四角棱:指四边形的四个角。 日华:阳光。 磨透:指打磨到透明的程度。 镜光明:指镜子般明亮的光泽。 水流:指流水。 圆折:指水流弯曲。 方折:指水流直泻。 铿然:形容声音响亮。 戛玉声:指清脆悦耳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五龙湾的自然景观为主题,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神奇的地方。 首句“石骨分开四角棱”,形象地勾勒出五龙湾的独特地貌特征。这里的石头犹如分明的棱角,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第二句“日华磨透镜光明”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阳光以生命力,使其穿透镜头般的美景。 接着,“水流圆折仍方折”一句,通过观察水流的形态变化,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无穷变幻。最后一句“忽作铿然戛玉声”以铿锵之声收尾,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意象鲜明、语言质朴,巧妙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自然景观变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五龙湾》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之际,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然而,陈岩却能在这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自然界的美好瞬间,创作出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歌。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岩的人生经历也是相当丰富的。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然而,他并没有被时代的苦难所压倒,而是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五龙湾》这首诗中,陈岩通过对五龙湾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陈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出他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历史使命和人生抉择。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