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洪岭

标题包含
西洪岭
众壑中分岭势回,数家茅店傍山开。 长风吹入松梢去,一片笙簧动地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话文:山脉与河流分隔的地方呈现出险峻的地形,几户农户在山间开辟出住房。强劲的山风从松树梢头吹过,伴随着周围传来阵阵悠扬的乐声。
去完善
释义
1. 众壑:众多的山谷。 2. 中分:从中分开,这里指山脉被众多山谷分割。 3. 岭势回:岭势迂回,指山脉的形态蜿蜒曲折。 4. 数家:几家,表示数量不多。 5. 茅店:用茅草搭建的小店,这里指山村中的小酒馆。 6. 傍山开:靠近山边开设,形容这些小店的位置。 7. 长风:远风,指从远方吹来的风。 8. 松梢:松树的树梢。 9. 笙簧:指乐器的音韵,这里指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如同优美的音乐。 10. 动地来:震撼大地的声音,形容风声之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生活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即通过“众壑中分岭势回”这一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仿佛在告诉读者,他已经置身于一个深远的山谷之中,四周的山脉连绵起伏,而眼前的这个山岭却犹如一条中分的界限,将众壑划分开来,同时也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紧接着的“数家茅店傍山开”则是对这自然景观中的人文元素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在深山峡谷之间,坐落着几户茅草搭建的房屋,这些房屋靠山而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显得格外和谐。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更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诗歌的画面更具动感和声色。“长风吹入松梢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谷间风声呼啸、松涛阵阵的景象。而“一片笙簧动地来”则是对山中人家生活的艺术化表现,仿佛听到山间传来了悠扬的乐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画面使得这首诗歌成为了一幅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同时也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洪岭》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 在南宋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外患不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陈岩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人,他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然而,尽管生活在这个时代,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之中,以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西洪岭这个地方,陈岩看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陈岩还在诗中表达了他的个人理想。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远离世俗的烦恼,过上宁静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无法逃避时代的命运,最终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总的来说,《西洪岭》这首诗歌展示了陈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