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涧
龙蟠水底安于命,龙奋云间便自神。
或跃或潜须早决,何须来往涧南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若安心生活在水中就会平静安定,而一旦腾飞在云端则会展现神奇的风采。它既可以跃出水面,也可以潜在水中,这需要尽早决定。龙并不需要一直在山间溪边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龙蟠:指龙盘踞在某地,此处形容龙在水底安然的状态。
2. 安于命:安稳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3. 龙奋:龙腾飞起来,此处形容龙在云间自由翱翔的样子。
4. 云间:天空中。
5. 自神:自己展现神奇之处。
6. 或跃或潜:有时跳跃出水面,有时潜伏在水底,形容龙的活动方式。
7. 须早决:需要尽早决定。
8. 何须:何必。
9. 涧南滨:涧水南岸的岸边。
去完善
赏析
《龙游涧》是一首描绘龙的诗,通过龙的两种状态——在水底平和安定和在云间振奋飞扬,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选择,表达了对人生态度和选择的思考。
首先,“龙蟠水底安于命,龙奋云间便自神”两句分别描述了龙在水底时的平和与在云间时的飞扬。诗人用龙作比喻,暗示人们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状态,有时需要保持平静,有时则需要奋发向前。这种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不同情境下的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接着,“或跃或潜须早决,何须来往涧南滨”则是对上两句的深化,强调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应该尽早做出决定,而不是犹疑不定,徘徊不前。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果断抉择的肯定,同时也暗含了诗人的告诫:人们在面对抉择时,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龙的描绘,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有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无论是平静还是奋斗,都要尽早做出选择,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龙游涧》是宋代诗人陈岩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即宋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诗人陈岩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浙江一带,这个地方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他在此地游览山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便创作了这首描绘溪涧景象的诗歌。
在陈岩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相对稳定,人们开始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陈岩作为一位热爱自然的诗人,他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龙游涧》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溪涧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岩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