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崇寿院
白云起处著招提,一岭嵯峨众岭低。
多少山间好风景,人来先看蒋公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朵涌起的山峦上建立佛塔,一座峻峭的山峰在众多矮山之中凸显出来。这山间的无数美景中,人们最先注意到的是蒋公的题字。
去完善
释义
1. 龟山: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海拔275米,山形似龟而得名。
2. 崇寿院:位于龟山上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3. 招提:佛教用语,指寺院或僧舍。这里指崇寿院。
4. 嵯峨:高峻的样子。这里形容崇寿院所在的山脉。
5. 蒋公题:指蒋之奇的题诗。蒋之奇,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曾任西京留守,曾游历龟山并题诗留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位于龟山的崇寿院的美景。首句“白云起处著招提”,以白云起处的广阔景色为背景,突出了招提(佛教寺庙)的庄严与神圣。次句“一岭嵯峨众岭低”则通过一山更高更雄伟、群山相对低矮的形象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崇寿院的敬仰之情。诗的后两句“多少山间好风景,人来先看蒋公题”,则是通过赞美山中美好的风景及崇寿院的壮观,表达出人们来到这里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欣赏蒋公(可能指的是一位在崇寿院留下墨宝的名人)的题字。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文历史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时期,陈岩创作了这首《龟山崇寿院》。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但各种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政治斗争激烈。作为一位文人,陈岩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陈岩生活在南宋年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历史变革时期。他在这首《龟山崇寿院》中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崇寿院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人生困境和精神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岩正面临着生活压力和功名无望的双重压力。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同时,他也以诗人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风貌。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色彩,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