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月峰
层崖缺处月婵娟,金背虾蟆就石眠。
笑问月边人在否,中宵有梦到钧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崖断壁间月光如练,金色的虾蟆伏在岩石上酣眠。
笑着询问月亮旁的神仙是否还在,夜半时分他们定会来到天宫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层崖:形容山势高峻。
2. 金背虾蟆:即金背蟾蜍,古人认为它为瑞物。
3. 婵娟:美好、婉约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月亮。
4. 中宵:半夜时分。
5. 钧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最高天空。
去完善
赏析
《枕月峰》这首诗描绘了月夜山景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花妙笔将静态的山峰、月色和动态的金背虾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首句“层崖缺处月婵娟”,以月色与层崖的交相辉映,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迷人的山景画卷。月色的柔美与层崖的险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整首诗奠定了沉郁而壮丽的基调。
接着,诗人在第二句“金背虾蟆就石眠”中,描绘了一只金色背部的虾蟆在山石上休憩的场景。这一形象的出现,使得画面生动起来,为静态的山景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笑问月边人在否,中宵有梦到钧天”,则通过对“月边人”的询问,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两句使全诗意境升华,给人以深沉的思考空间。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山景的独特描绘,成功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多姿多彩,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枕月峰》是南宋诗人陈岩的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月色中的幽思和空灵的意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历史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期,金兵入侵、宋朝南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陈岩作为南宋的文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深刻影响。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也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创作《枕月峰》时,陈岩正身处江南地区,这里风景秀丽,山川湖泊星罗棋布,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枕月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