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广修院

标题包含
广修院
别去招提恰十霜,几番梦到五峰堂。 有怀此地同僧夏,对佛闲烧结愿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别处寻找已过十年,多次梦回五峰寺。 怀念故地与僧共度夏,对着佛像点燃祈愿的香。
去完善
释义
1. 广修院:古代的一种书院或佛教寺庙。 2. 陈岩:唐朝时期的诗人。 3. 招提:指佛教的寺院。 4. 十霜:十年。 5. 五峰堂:位于广修院内的一个建筑,因周围有五座山峰而得名。 6. 有怀:有所怀念。 7. 僧夏:僧侣夏天避暑的地方。 8. 对佛:面对佛像。 9. 闲烧:悠闲地焚烧。 10. 结愿香:表示心愿的一种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广修院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僧侣共度夏天、面对佛像点燃心愿香的情景。首句“别去招提恰十霜”表达了诗人离别广修院的感慨,“十霜”即十年,暗示时间之长;次句“几番梦到五峰堂”表达了诗人思念广修院的深切情感。接下来的两句“有怀此地同僧夏,对佛闲烧结愿香”,则描述了诗人在广修院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与僧侣共同礼佛的虔诚行为。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广修院的深厚感情和对佛法的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广修院》是唐代诗人陈岩的作品,创作于公元851年,即唐朝晚期。在这段时间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佛教作为当时主流的宗教信仰,对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岩本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朝政腐朽,辞官归隐。晚年寄情山水,崇尚佛学,以诗文抒发胸臆。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广修院的描绘,表达了对佛学修行的向往和对时代命运的忧思。 唐朝晚期,佛教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寺院数量众多,僧侣地位较高。广修院作为一所著名的佛教修行场所,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参禅问道。陈岩在诗中对广修院的描绘,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风尚。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岩正值晚年,经历了世事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他将个人的感慨与时代的忧虑融入诗句之中,表达出对佛学修行的敬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切。这首《广修院》成为陈岩的代表作之一,流传后世,深受人们喜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