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跋简斋二帖

标题包含
跋简斋二帖
夜光一百八十七,有底六丁忘下收。 密勿端知紫皇侧,镇欀犹计子孙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造(1012年-1067年),字天祚,号刚简,江苏高邮人。北宋官员、文人。 陈造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尚书都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空中的星星有187颗,它们的底部犹如6个丁字忘记了降落。 在这神秘的夜晚,紫皇(天神)在静静思考着什么,他们关心着子孙后代的生活与发展。
去完善
释义
《跋简斋二帖》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夜光:指夜光杯,古代一种精美的玉制酒杯。此处借指简斋二帖的珍贵。 2. 一百八十七:表示数量众多,暗示简斋二帖价值连城。 3. 有底:疑问代词,表示“有什么”或“谁”的意思。 4. 六丁:指火神祝融等六个神祇,此处比喻火或其他灾难。 5. 忘下收:忘记去收起。这里表达的是担忧宝物受损的心情。 6. 密勿:本指私下、秘密地行事,这里可以理解为皇帝在处理机密事务。 7. 紫皇:皇帝的别称,这里指代宋孝宗。 8. 镇欀:指代简斋二帖中描述的木材,用来制造房梁、屋架等重要建筑部件。 9. 犹计:还考虑,仍然关心。 10. 子孙谋:为子孙后代考虑的谋划。
去完善
赏析
《跋简斋二帖》是南宋诗人陈造的一首描绘自己书画收藏的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书画收藏故事,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艺术传承的关注。 首先,“夜光一百八十七,有底六丁忘下收”一句,作者以夜光神笔为比喻,描述了自己收藏的187件书画作品。这里提到的“六丁”是指神话中的六丁神,掌管天地间的万物生灵,暗示这些作品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然而,即使是神通广大的六丁神也有疏忽的时候,有些作品尚未被收藏,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未收集到的作品的渴望。 其次,“密勿端知紫皇侧,镇欀犹计子孙谋”一句,作者表达了对自己书画收藏的深入思考。他想象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在遥远的天堂里受到紫皇(指玉皇大帝)的欣赏,而那些在家族中长存的作品,则如同家族血脉延续的标志,承载着家族智慧和子孙后代的期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家族文化和传承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画收藏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艺术和家族的深厚情感。他用富有想象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藏品的珍视以及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跋简斋二帖》是南宋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扰,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造的人生际遇也颇不平静。他曾历任州县官吏,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文学创作。他的一生都在努力寻求国家和个人的安定与和谐,而这正是他在《跋简斋二帖》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在《跋简斋二帖》中,陈造通过对简斋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简斋为榜样,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有更多像简斋那样的人挺身而出,为国家尽忠尽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认为人生在世,应该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