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庆全庵

标题包含
题庆全庵
莲如君子甘离世,菊似逸民难出山。 不信众芳□寂寞,天香流出满人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莲花如同高雅的君子愿意离开尘世,菊花却像是隐逸的高人难以离开山林。 我不相信其他的花儿能够如此芬芳而不会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因为它们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遍布整个世间。
去完善
释义
《题庆全庵》是南宋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注释如下: 1. 莲如君子:这里的“莲”指的是莲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君子的节操。 2. 离世:离开世俗,表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超脱的精神境界。 3. 菊似逸民:这里的“菊”指的是菊花,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逸民的品质。 4. 出山:指从隐居的地方出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5. 不信:表示不相信。 6. 众芳:这里指各种花卉。 7. 天香:形容香气四溢,这里指莲花和菊花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莲花和菊花作比喻,表达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莲如君子意味着自己愿意离开世俗,追求一种高尚的品质;菊似逸民则是表达诗人难以被诱惑去参与世务,保持清高的人格。诗的颈联,表明诗人不相信其他的花卉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因为它们同样具有令人喜爱的香味,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尾联则进一步描绘出了诗人乐观的人生观,尽管其人在山间独自生活,但其芬芳四溢,整个社会都能感受到这种香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庆全庵》是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的一首描绘佛寺景观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宋末元初时期,此时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历史关头。南宋政权风雨飘摇,蒙古铁骑横扫中原,国家处于灭亡的边缘。 在这个特殊时期,谢枋得作为一位忠诚的南宋遗民,曾参与抗蒙斗争,表现出顽强的民族气节。然而,随着南宋的灭亡,他感到理想破灭,精神苦闷。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他遁入空门,潜心修佛。在游览庆全庵时,他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禅宗信仰的追求。 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正是元朝逐渐统一中国的过程。元朝的统治者对汉族文化和宗教采取宽容政策,这使得禅宗佛教得以在南方地区继续传播和发展。谢枋得在此背景下,通过佛寺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他在国家和民族危机面前,寻求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