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行
踏空骄马蹄铁踣,万里一鞭惊灭没。
青楼美人颜如花,笑揭珠帘邀客入。
小槽珠溜红滴滴,左持琼觞右瑶瑟。
得君一笑妾愿足,不用真珠量斗斛。
歌声未阕杯未掷,城上归鸦带寒日。
苍头进马莫留连,别院笙歌拥门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空中轻扬马蹄声,翩翩远去无影踪。
青楼美人笑如花,卷起珠帘迎客来。
酒桌欢宴红酒滴,左手美酒右手琴。
有君相伴我心满,无须珍珠计量器。
歌曲未终酒杯空,城头乌鸦迎着寒阳归。
仆人牵马勿留恋,别院笙歌簇拥在门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楼:在古代,青楼原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也借指富贵人家或豪门闺房。在这里,则是指歌楼舞榭等娱乐场所。
2. 蹄铁:即马掌,是套在马蹄上的金属制品,用以保护马蹄。
3. 踣:意为跌倒,这里是形容马匹疾驰时马蹄腾空的情景。
4. 万里一鞭:形容距离遥远,只需要一鞭就能到达。这里用来形容速度之快。
5. 灭没:消失,这里指马匹消失在远方。
6.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华贵而精美。
7. 小槽:指酒槽,也就是酿酒器具的一部分,这里代指美酒。
8. 珠溜:形容美酒如珍珠般流淌。
9. 琼觞:美酒名,此处的琼指的是美玉,觞则是酒杯。
10. 瑶瑟:瑶石制成的瑟,一种古代的弦乐器。
11. 真珠:真正的珍珠,此处用来形容酒的美妙滋味。
12. 斗斛:古代两种量器,这里用来比喻美酒之多。
13. 歌声未阕:指歌声尚未结束。
14. 杯未掷:指酒杯还未被丢弃,意味着宴会仍在继续。
15. 苍头:指头发花白的老人,这里可能是指老仆人或者店里的伙计。
16. 别院笙歌:指其他院子里的音乐歌舞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而豪放的画卷:策马奔腾的潇洒骑手与艳丽的青楼美人的相遇。诗人通过巧妙地运用生动的场景和夸张的笔触,展现了这些人物的真实面貌和情感。
开篇“踏空骄马蹄铁踣,万里一鞭惊灭没”两句,以浓烈的色彩突出了骑马驰骋的形象,强调了骑手的勇猛和马的健壮,为接下来的描写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紧接着,镜头转向了青楼,“青楼美人颜如花,笑揭珠帘邀客入”。这里诗人将美人的形象与花朵相对照,表现出了她们容颜的美丽、娇艳。同时,美人含笑地邀请骑手进入的场景,也让人感受到了她们的热情与友好。
在接下来的几行诗句中,诗人通过描述酒宴的场景,展示了青楼中的繁华生活。其中“小槽珠溜红滴滴,左持琼觞右瑶瑟”,通过细致的环境描绘,表现了青楼美人们姿态优雅、举止高贵的一面。此外,“得君一笑妾愿足,不用真珠量斗斛”则传达出女子对于得到心仪之人的欢心的满足,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随着诗歌的发展,场景又回到了室外,“歌声未阕杯未掷,城上归鸦带寒日”。此刻,夜幕已经降临,但室内的欢乐氛围仍然浓郁。诗人以“歌声未阕”和“杯未掷”来形容这场狂欢尚未结束,同时将画面延伸到室外,通过观察“城上归鸦”这一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百态的独特关注。
最后两行诗中,诗人巧妙地用“苍头进马莫留连,别院笙歌拥门立”的描绘,暗示了这位骑手即将离开这个充满欢乐的地方,回到属于他的世界。这种结束方式既显得意味深长,也为整首诗歌增添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楼行》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一首描绘青楼女子生活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这个时期正是北宋晚期政治腐败、社会风气日益奢靡的时期。
李流谦生逢乱世,早年因勤奋好学而成为文学名家,但由于时局动荡,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关注底层百姓的疾苦。在创作《青楼行》时,他目睹了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于是用诗歌记录下这些女子的辛酸故事,以此抨击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不公。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青楼行业在当时十分兴盛,许多女子被迫进入青楼谋生,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屈辱。李流谦通过对这些女子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北宋晚期社会的风俗败坏和人性的扭曲,表达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