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芦花

标题包含
芦花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彭汝砺(1042年-1095年),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彭汝砺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出生。他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曾参加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风起时,芦花飘散如同雪花,它们纷纷落到枯萎的树枝上。 当清晨的阳光微弱地照射过来时,它们看起来就像是梅花一样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风起芦花散雪:风吹过芦苇花,如同飘雪般散落。 2. 纷纷故着枯槎:“纷纷”表示数量多;“故着”意为特意落在;“枯槎”即枯树枝。这句说雪花特意落在枯枝上。 3. 晓日曚昽照处: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落满雪花的枯枝上。 4. 十分认作梅花:把覆盖着雪的枯枝误认为梅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芦花》描绘了风中的芦花如雪般飘落,纷纷扬扬地落在干枯的树枝上。清晨的太阳朦朦胧胧地照射下来,让人们误以为那是一片盛开的梅花。这首诗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因为芦花虽美,终究不能与傲霜斗雪的梅花相提并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芦花》是宋代诗人彭汝砺的一首描绘秋日美景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19年,正值宋徽宗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彭汝砺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官员,他的人生际遇丰富,曾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官至尚书省左司郎中。然而,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曾因为直言不讳地批评朝政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始终如一,在诗文中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芦花》这首诗中,彭汝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芦花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感慨。这首诗既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共有的审美追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