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
东风已老南风急,浪蕊浮花和露泣。
翠袖盈盈波上来,相向美人如玉立。
轩渠一笑俱动容,彼此一样冰雪踪。
明珠散不论斛斗,清溪化作骊龙宫。
大江以东北山北,时样新粧皆失色。
古心一寸谁得知,江上晚来数峰碧。
普天之下率土滨,容著不尽胸中春。
濂溪爱花我爱叶,难将此意轻语人。
探寻胜处到深杳,两眼眈眈天地小。
不离枝叶见花实,红白纷纷迹如埽。
膝间不著无弦琴,酒中清浊时自斟。
兴寄超然八方内,身在水流香世界。
绿云冉冉拨不开,乐地可中能许大。
中通外直真绝奇,一语能觉千古迷。
二百年后谁传衣,清溪滚滚通濂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已逝夏日烈,朵朵花儿含泪开。
碧波荡漾,翠袖婀娜的美人亭亭玉立。
欢愉的笑容让人心动,我们皆是冰清玉洁的人儿。
宝珠散落如璀璨繁星,清澈的溪水如龙宫般神秘。
长江以北的山脉,最新款的妆容也黯然失色。
谁能知晓我心中的古意?那江上的几抹青峰让我陶醉。
这广阔的土地充满了生机,我的胸怀充盈着无尽的温暖。
我喜欢濂溪的花,更喜欢他的叶子,却无法轻易地与别人分享这个秘密。
探索美景直至幽深处,发现这世界其实很小。
不离开枝叶就能看到果实,繁华过后只留下一片狼藉。
我的膝盖上没有无弦琴,只有我在酒的浓淡之间自我品味。
这超越世俗的兴致无处不在,我身处的水流香味的世界如此美好。
绿意盎然的云朵悠悠飘荡,快乐的地方可以无限大。
内外通透,独树一帜,这是我最高的赞赏。
一句话就能使人觉醒,这是千年的谜团。
两百年后谁会继承我的智慧?清澈的溪流终将流向濂溪。
去完善
释义
1. "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这是一首题名为《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的诗,作者为宋代诗人释道璨。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清溪观看荷花的美景和感悟。
2. "东风已老南风急":东风代表春季,南风代表夏季。这句话是说春夏交替之时,南风带来炎热天气。
3. "浪蕊浮花和露泣":浪蕊,指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浮花,指漂浮在水面的花朵。和露泣,形容花朵在晨露中的摇曳姿态。
4. "翠袖盈盈波上来":翠袖,指荷叶;盈盈,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这句描绘了荷叶随风飘荡在水面上的场景。
5. "相向美人如玉立":相向,指荷花相对而立;美人如玉立,形容荷花如美人般亭亭玉立。
6. "轩渠一笑俱动容":轩渠,指欢笑的样子;俱动容,指都受到感动。这句描绘了人们因欣赏荷花之美而发自内心微笑的场景。
7. "明珠散不论斛斗":明珠,比喻荷花的花瓣;散不论斛斗,形容花瓣凋谢如雨落。
8. "清溪化作骊龙宫":清溪,这里指诗人观赏荷花的地点;骊龙宫,喻指荷花盛开的美景如同龙宫一般美丽。
9. "大江以东北山北":大江,指长江;北山,指北方的山脉。这两句表示诗人由江南眺望江北的风景。
10. "时样新粧皆失色":时样新粧,指当时流行的装饰;皆失色,形容一切事物在这美景面前都黯然失色。
11. "古心一寸谁得知":古心,指诗人内心的古朴之情;一寸,形容这种情感深沉内敛。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坚守的质朴情操。
12. "江上晚来数峰碧":这句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上数座山峰映照在夕阳余晖下的景色。
13. "普天之下率土滨":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率土滨,指所有的土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荷花遍布天下的赞美。
14. "濂溪爱花我爱叶":濂溪,即周敦颐,北宋理学家,他对荷花有深厚感情;我,指诗人自己。这句表示诗人与濂溪一样热爱荷花,但更钟爱荷叶。
15. "难将此意轻语人":这句表明诗人不愿轻易向他人倾诉自己对荷花的独特见解。
16. "探寻胜处到深杳":深杳,指深邃隐秘的地方;探寻胜处,指寻找最美的风景。这句描述了诗人为了寻觅美丽的荷花景色而不懈努力的过程。
17. "两眼眈眈天地小":眈眈,形容专注的眼神;天地小,形容视野变小的感觉。这句表达了诗人观赏荷花时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
18. "不离枝叶见花实":这句意味着只有通过观察荷花的枝叶才能更好地欣赏到荷花的美丽。
19. "红白纷纷迹如埽":红白,指荷花的花瓣颜色;纷纷,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迹如埽,指花瓣落在地上的痕迹如同被扫过一般。
20. "膝间不著无弦琴":无弦琴,指没有弦的琴;不著,指不弹奏。这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赏荷之乐中的心境。
21. "酒中清浊时自斟":清浊,指酒的醇度和口感;自斟,指自我品尝。这句描述了诗人时常品味美酒,享受宁静的生活。
22. "兴寄超然八方内":兴寄,指兴致所至;超然,指超越世俗;八方内,指整个天下。这句表达了诗人游历四方,寄情山水之间的豪放情怀。
23. "身在水流香世界":水流香,指荷花的清香随着水流飘散;世界,指周围的环境。这句描绘了诗人身处荷花飘香的世界,享受着宁静的氛围。
24. "绿云冉冉拨不开":绿云,指荷叶;冉冉,形容缓慢移动的样子;拨不开,形容荷叶繁茂,难以穿透。
25. "乐地可中能许大":乐地,指快乐的地方;可中,指在其中;能许大,指可以容纳很多人。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快乐的地方可以容纳很多人共同分享。
26. "中通外直真绝奇":中通外直,形容荷花的茎秆特征;真绝奇,表示这是非常罕见的特征。这句强调了荷花的独特之美。
27. "一语能觉千古迷":一语,指一句简单的话;能觉千古迷,指能够让人恍然大悟。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人们领悟到荷花之美的真谛。
28. "二百年后谁传衣":二百年,指大约的时间;传衣,指传承衣钵。这句表达了诗人认为在未来二百年后,可能很少有人能真正传承和发扬荷花的美好品质。
29. "清溪滚滚通濂溪":清溪,这里指诗人观赏荷花的地点;滚滚,形容水流湍急;通濂溪,指与濂溪相连。这句描绘了清澈的溪水源源不断地流向濂溪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溪观荷的所见所感。首联“东风已老南风急,浪蕊浮花和露泣”,描述了荷花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展现了荷花的娇柔之美。颔联“翠袖盈盈波上来,相向美人如玉立”,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形态,用“翠袖”“美人”来形容荷花,形象生动。
颈联“轩渠一笑俱动容,彼此一样冰雪踪”,诗人通过与荷花的互动,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之情。其中“冰雪踪”是指荷花冰清玉洁的品质。
接下来,“明珠散不论斛斗,清溪化作骊龙宫”,诗人以骊龙宫比喻清溪,强调其幽静、美丽的景色。随后,“大江以东北山北,时样新粧皆失色”,表达了荷花的美丽使得其他风景都相形见绌。
“古心一寸谁得知,江上晚来数峰碧”,诗人借荷花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接着,“普天之下率土滨,容著不尽胸中春”,表达了诗人胸怀宽广,能够将心中的美好寄托于万物之中。
诗的尾联,“濂溪爱花我爱叶,难将此意轻语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荷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荷叶比荷花更为重要,这反映出他对于事物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情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是南宋诗人释道璨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年。释道璨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夏日清溪边盛开的荷花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南宋正处于偏安一隅的境地,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国势衰微、民不聊生的问题依然严重。诗人释道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以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夏日的荷花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释道璨的人生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在各地游历,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见识了各种社会现象。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和余山南佥判清溪观荷》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也是他在那个特殊时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