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西林寺水阁

标题包含
题西林寺水阁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泠派, 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竹林与盛开的花朵环绕着石阶,这里的景色如此雅致,让人仿佛从未曾见过。水从树林间流下,形成一派清泠的景象。在从前,这里曾是许多游客驻足题诗的地方,而如今,又有谁会相约再次寻访这片莲花池塘的痕迹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西林寺水阁:伍乔诗的题目,描述的是位于西林寺附近的水阁景致。 2. 伍乔:唐朝文人,曾在庐山游学。 3. 竹翠苔花绕槛浓:形容水阁周边的竹子翠绿且苔花繁茂。 4. 此亭幽致讵曾逢:描述了这座亭子的独特韵味,即“幽致”,暗示自己未曾领略过这样的美景。 5. 水分林下清泠派:指从林间流下的清澈小溪。 6. 不知来往留题客:表达作者对曾经在此驻足题诗的过往游客的好奇与向往。 7. 谁约重寻莲社踪:表达对未来重游此地的朋友的期待,希望能再次探寻这里的美景与人文历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优雅环境中的感受,通过对竹林、苔花、流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他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欣赏。"水分林下清泠派"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水在林下流淌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西林寺水阁》是唐代诗人伍乔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末五代时期,大约公元9世纪至10世纪之间。在伍乔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困苦,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伍乔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未曾担任过高官显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此外,伍乔所处的时代正值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战乱不断。这样的时代背景使伍乔的诗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