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僻居秋思寄友人

标题包含
僻居秋思寄友人
门巷秋归更寂寥,雨余闲砌委兰苗。 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 泽国旧游关远思,竹林前会负佳招。 身名未立犹辛苦,何许流年晚鬓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归来时,小巷显得分外寂静清冷;雨过天晴,闲暇的石阶上长满了兰花幼苗。梦里回到月夜下的墙边聆听虫子的吟唱,病愈后在茅屋中满瓢都是草药。回忆曾游历的水乡,思绪飘渺;竹林前的相约错过了美好的邀请。功名尚未成就却已历经艰辛,岁月匆匆,不觉间两鬓已经斑白。
去完善
释义
1. 伍乔:唐朝诗人,字详徵,号五松山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2. 门巷秋归:指秋天时节回到家乡。 3. 雨余闲砌:雨后的小路上显得悠闲自在。 4. 兰苗:兰草的幼苗。这里可能寓意朋友间的感情如同兰苗一般成长。 5. 月夜虫吟:在月夜的宁静中听到虫子的鸣叫。 6. 茅斋:用茅草建造的房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简陋的住所。 7. 药满瓢:瓢是用来舀水的工具,这里形容药量充足。 8. 泽国旧游:古代对于沼泽地的称谓,这里可能是指家乡的风景。 9. 竹林前会:古代文人雅士常喜欢在竹林中聚会,谈论人生世事。 10. 何许流年:表达时光流逝之快,感叹岁月无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秋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僻居之处的寂静与孤独。“梦回月夜虫吟壁”一句,运用虫鸣这一自然界的声响,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病起茅斋药满瓢”则通过描述诗人病后的康复状况,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艰难的感慨。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昔日的朋友,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感慨的诗篇,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僻居秋思寄友人》是唐代诗人伍乔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年-860年)。此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加剧,政治腐败严重,国家陷入衰败境地。 伍乔身为士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当时并未得到朝廷重用,因此选择了隐居生活。然而,尽管远离世俗纷扰,伍乔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忧心忡忡。在这首诗中,他向友人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忧虑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同时期,唐宣宗李忱登基,虽然他励精图治,希望重振大唐盛世,但宦官当道、党派斗争等问题依然严重,无法挽救唐王朝的衰落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伍乔的创作风格愈发成熟,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伍乔的个人情怀,还反映了晚唐士人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