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标题包含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
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归思几随千里水, 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收拾好书籍告别我离开高高的山顶,我们共同来到楚江之畔为你送行。思绪伴随着千里的江水飘向远方,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而留恋这宁静的田野。男子汉要实现抱负就在当下。
去完善
释义
1. 庐山: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著名山峰。 2. 书堂:古人读书的地方。 3. 祝秀才:祝姓的读书人。 4. 下重巅:从高山上下来。 5. 楚岸:长江边,此处指庐山脚下的江边。 6. 归思:思念家乡之情。 7. 蹉跎:浪费时间。 8. 疏野:与世隔绝的乡野之地。 9. 男儿酬志:男人应该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 10. 在当年:即在年轻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鉴赏】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伍乔以简练的文字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开头两句“束书辞我下重巅,相送同临楚岸边”描绘了友人与自己告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归思几随千里水”一句则寓情于景,通过描绘江水滔滔的景象,暗示了友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结尾两句“莫使蹉跎恋疏野,男儿酬志在当年”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殷切寄语,希望他在回乡之后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是唐朝诗人伍乔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公元846年,其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边疆战乱和民不聊生的问题愈发严重。 伍乔是这一时期的才子之一,他年少时就具有极高天赋,被人们誉为“神童”。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屡遭挫折,未能获得一官半职。在多次落第之后,伍乔对功名之心逐渐淡薄,转而寄情山水之间,寻求心灵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在这首《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中,伍乔以苍劲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以及他与友人祝秀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通过对祝秀才回乡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伍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