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史处士

标题包含
寄史处士
长羡闲居一水湄,吟情高古有谁知。 石楼待月横琴久,渔浦经风下钓迟。 僻坞落花多掩径,旧山残烧几侵篱。 松门别后无消息,早晚重应蹑屐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久以来一直羡慕在水边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他那超脱尘世的感情和才情又有谁能理解呢?在等待月亮升起的石楼上,他已经抚过无数次琴,而他在渔村的小路上则总是慢慢悠悠地钓鱼。这个僻静的角落里,落下的花瓣常常遮掩了小径,远处的山间,败落的火堆仍然会时不时地影响到竹篱。自从在那松树围绕的门扉分别之后,便再无消息传来,只希望早晚能再次踏着木屐追寻到他的足迹。
去完善
释义
1. 水湄:水边。 2. 高古:指超脱尘世的情趣或高超的古雅风格。 3. 石楼:用石头筑成的楼。 4. 待月:等待月亮出来。 5. 横琴:指弹奏古琴。 6. 渔浦:渔人聚居的水滨。 7. 经风:经历风雨。 8. 下钓:放下钓鱼竿。 9. 僻坞:偏僻的乡村。 10. 落花:凋谢的花。 11. 多掩径:很多花瓣遮住了小路。 12. 旧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13. 残烧:燃烧未尽的火焰。 14. 侵篱:蔓延到竹篱上。 15. 松门:以松树为门。 16. 别后:分别之后。 17. 无消息:没有音信。 18. 早晚:什么时候。 19. 重应:应该再次。 20. 蹑屐随:穿上木屐跟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寄史处士”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这位隐逸之士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首联描绘了史处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凸显了其高古的吟咏情趣;颔联通过“待月横琴”“经风下钓”两个画面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颈联用落花、残烧等意象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尾联则以一句问句表达了对史处士的思念之情,期盼能够再次与之相聚。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史处士》是唐代诗人伍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94年左右,正值唐朝晚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伍乔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一度官至大理寺评事,后因种种原因被贬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事的沧桑变化和人生的无奈。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史处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伍乔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