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湖
闲居散人事,一舸泛长湖。
夜雨半篙荇,春风十幅蒲。
功名槐国梦,身世辋川图。
舣岸逢林叟,清谈日又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之时,居住在这宁静的地方,乘坐一艘小船在宽阔的湖泊上漂泊。
夜间的雨势使得船桨一半陷入了水藻之中,春天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画卷般的湖泊景色。
功名利禄犹如槐树下的梦幻,人生沉浮就如山水画中描绘的那样跌宕波折。
停靠岸边,遇到了那位林间的老人,与他在阳光下谈论起日子里的琐事。
去完善
释义
《泛湖》俞德邻注释如下:
1. 闲居:指无官职在身的人家,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2. 散人:闲暇无事的人。
3. 一舸:一艘船。舸,船只。
4. 泛:漂浮;漂流。
5. 长湖:此处可能指西湖。
6. 夜雨:晚上的雨。
7. 半篙:形容水不深。篙,竹竿,用于撑船。
8. 荇:一种水生植物。
9. 春风:春天的风。
10. 十幅蒲:蒲扇有十个扇面,形容船桨之大。
11. 功名:功名利禄。
12. 槐国梦:唐朝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描述了一个人在梦中成为南柯郡的太守,享受荣华富贵,醒后发现这一切都是梦境。这里比喻功名如同梦幻。
13. 身世:自己的一生。
14. 辋川图:唐朝画家王摩诘绘制的《辋川图》,描绘了辋川的美丽风光。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生活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15. 舣:停船靠岸。
16. 岸:岸边。
17. 逢:遇见。
18. 林叟:林间的老人。
19. 清谈:闲聊。
20. 日又晡:太阳已经偏西,指傍晚时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的闲适生活。首联以“闲居散人事”点明诗人的生活状态,接着的“一舸泛长湖”将读者带入宽阔的水域景象之中。颔联中的“夜雨半篙荇”和“春风十幅蒲”形象地展现了湖边风光,使人感受到春雨滋润下的生机盎然。
接下来的颈联,“功名槐国梦,身世辋川图”,寓情于景,暗示诗人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保持超脱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尾联中“舣岸逢林叟,清谈日又晡”则再次展现诗人与渔人亲近、淡泊名利的品质。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泛湖》是南宋诗人俞德邻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末元初,公元1279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南宋已经灭亡,元朝开始建立。
在这段时间里,俞德邻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早年他曾任官职,但随着南宋的衰落,他也失去了职务,过着贫困的生活。然而,尽管生活艰难,他却始终保持着坚韧的意志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十分复杂。随着金兵的侵略,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但最终也没能抵抗住外敌的入侵,被元朝所取代。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百姓疾苦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墨客涌现的时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