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春游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和春游三首 其三
雨余迟日放晴天,春入园林点化仙。 为约奚囊行秀野,更看花岛媚清川。 杖头买醉多逾百,笑里挥金知几千。 一段清狂谁会得,谩将高兴付诗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廖行之(1051年-1128年),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西崇仁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廖行之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放弃科举之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雨后初晴阳光普照,春天降临花园犹如神仙点化。为了欣赏美景,我们相约一同前往美丽郊野,又看了许多花岛让人心情愉悦。畅饮之中乐趣无穷,欢笑间挥金无数。这段美好时光谁能理解?就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写进诗篇流传后世吧!
去完善
释义
1. "雨余迟日":指雨水停后的晴朗天气。 2. "春入园林":春天来到园林。 3. "点化仙":指春天赋予园林生机。 4. "奚囊":原指登山用的袋子,这里用来代指竹篮,形容采花之事。 5. "花岛":指长满鲜花的小岛。 6. "清川":清澈的河流。 7. "杖头买醉":用拐杖支撑身体去买醉。 8. "笑里挥金":面带笑容地挥洒金钱。 9. "清狂":豪放不羁的行为。 10. "会得":理解,懂得。 11. "漫将":随意,胡乱。 12. "高兴":快乐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春光中的一次郊游,诗意盎然,富于生活情趣。首句“雨余迟日放晴天”描绘雨后初晴的美好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春入园林点化仙”则用仙境比喻园林之美,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而“为约奚囊行秀野”一句则揭示了此次郊游的目的——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诗人在郊游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繁花似锦的景色,还体会到了与友人欢聚的乐趣。他们在花岛清川之间尽情游玩,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同时,他们还通过购买酒和食物来庆祝这次出游,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于表面的快乐。在“一段清狂谁会得”这句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真正理解这种自由放纵的快乐呢?这是一种深层的思考,引导读者去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以及它们背后的意义。 最后一句“谩将高兴付诗传”则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诗歌之中,希望通过诗歌让后人感受到这份快乐和自由。这也暗示了这首诗的创作目的,即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让人们在阅读时感受到快乐和自由的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春游三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廖行之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6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此时,距离靖康之耻(1127年)已有几十年,南宋政权在临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秩序,文人墨客得以在此安心治学、吟咏词章。 廖行之作为南宋时期的士人,经历了科举失利等人生挫折。但他并未消沉,反而励精图治,在学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曾为当权者出谋划策,展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和春游三首 其三》这样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在波折人生中寻求慰藉的心情,以及对家国天下的关注。这也反映出当时南宋文人的普遍心态,即在面对个人困境时,仍然保持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