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标题包含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李绅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如白居...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汉元帝时期,一位功勋卓著的大臣因厌恶权势而隐退,他的神庙坐落在楚水岸边,显得神秘而幽深。这位英明的君主信任并任用贤能之士作为自己的辅翼,就如同老虎之翼,让他们助自己达成目标。但是,有时候他也会为了祈求福气而不惜触犯龙颜。 在这位大臣的世界里,地位卑微的人可以忍受耻辱,以谦恭的姿态面对狂妄的少年;然而,那些尊贵之人却缺乏忠诚之心,反而常常亲近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样的事实令他感到遗憾。 尽管这位大臣曾用千金报答过别人的一饭之恩,但他并未意识到真正的明智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去完善
释义
1. 汉元臣:指汉朝开国功臣。这里指韩信。 2. 英主:指汉高祖刘邦。 3. 任贤增虎翼:任用贤才增强自己实力之意。虎翼,喻指强大势力。 4. 假王:指韩信被封为齐王一事。 5. 徼福:祈求福气。 6. 龙鳞:这里指皇帝。 7. 贱能忍耻:指韩信年轻时曾受胯下之辱。 8. 贵乏怀忠:指韩信尊贵之后,缺乏忠诚之心。 9. 近佞人:亲近奸佞之人。 10. 徒用千金酬一饭:指韩信当年穷困潦倒时,受到漂母一饭之恩,发达后酬谢千金,却被其拒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韩信的悼念,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首句“功高自弃汉元臣”,指出韩信的功劳与地位,但他最终自毁前程,成为历史的悲剧人物。接着的“遗庙阴森楚水滨”描绘了韩信庙的荒凉景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第二联“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形象地描绘出刘邦和项羽两位英雄的形象,以及韩信在他们之间所处的位置。他虽得到了英主的信任和支持,但由于贪婪财富和权力,犯了龙的逆鳞,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第三联“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是对韩信一生的高度概括,表现出他在卑微时能忍受屈辱,但在富贵之后却亲近小人、背离忠诚的可悲境遇。最后一联“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则是诗人对韩信的最大讽刺:他用千金报答一饭之恩,却没有明白明智的人应当时刻注重自己的安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在贞元十一年(795年)所作。此时他刚被授予尚书郎一职,在赴任途中经过淮阴,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歌。 贞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不久,唐朝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当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李绅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关注。 李绅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直到第三次才成功登第。这使得他对人才和机遇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他在诗中借韩信的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对时势、人才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