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

标题包含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
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 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 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 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弇(1048-1102),字子立,号云庄居士,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 刘弇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唐朝时期属于江南西道,是刘禹锡贬谪之地之一。 2. 海瘴边:指的是地势偏远、环境恶劣的地区。 3. 禹锡一雄篇:这里指的是刘禹锡的一篇游记文章,展现了其才华横溢。 4. 江山草木:指连州的自然风光。 5. 风月烟霞:指连州的风景与名胜古迹。 6. 十二亭台:指湟川的十二处风景名胜。 7. 尘外境:形容仙境一般的环境。 8. 一千疆界:泛指辽阔的土地。 9. 洞中天:形容景色优美如世外桃源。 10. 大笔:指文笔出众的人,这里指刘禹锡。 11. 湟川:唐朝湟州之湟水,位于今甘肃西宁一带。 12. 洛川:此处可能为古人称连州湟川附近的一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刘禹锡的诗歌评论诗。诗人通过赞美刘禹锡的文采和才情,使人们了解到他对于山水风光的独特观察力和描绘力。诗句中透露出对刘禹锡诗歌的喜爱与尊崇,突显了其作品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是宋代诗人刘弇在观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湟川记》后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5年前后,正值北宋初年。 在这个时期,刘弇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官职,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刘禹锡的《湟川记》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刘禹锡在《湟川记》中描绘了湟川的美丽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的不满和对政治斗争的厌倦。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刘弇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北宋初年,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文人墨客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刘弇通过对刘禹锡的诗歌的解读,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