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高安入京

标题包含
送张高安入京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 循吏声名武阳令,故家风味富平侯。 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 八簉鹓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十年的绿色长袍学习之旅,我已经攀登了知识的蟾宫;又经历了三年的黑色绶带阶段,我在凤岭之颠展现自己的才华。作为一名老师,我因循规律、以人为本来教育学生,赢得了循吏的声誉;而我的家世则来自于浓厚的诗书氛围熏陶。 虽然即将离开教育的岗位,但我并不为离开而感到悲伤。相反,我更期待未来能够在更广阔的天上实现自己教育的理想。现在,我将走入政府部门担任一份职务,并时刻谨记“勿忘回首顾沙鸥”的教诲——不要忘记回望来时的路,记住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人和事物。
去完善
释义
1. "青衫十载蟾宫客":青衫是古代低级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张高安为官多年。蟾宫即月亮,这里借指京城。这句意思是张高安在京城担任官职已有十年。 2. "黑绶三年凤岭头":黑绶是古代地方官的服饰,这里指张高安在凤岭任职三年。凤岭是古代的地理区域,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这句意思是张高安在凤岭任职已有三年。 3. "循吏声名武阳令":循吏是指有政绩的官员,武阳令是对张高安在武阳县担任县令的称谓。这句意思是张高安因治理有方而享有声誉。 4. "故家风味富平侯":故家是指张高安的故乡,富平侯是指张高安的家族背景。这句意思是张高安具有浓厚的家乡风情和家族传统。 5. "江边休叹双凫去":江边是指张高安即将离开的地方,双凫去是指离去的情景。这句意思是张高安不要为离开江边而叹息。 6. "天上行看一网收":天上是指京城,一网收是指获得功名的景象。这句意思是张高安进入京城后会看到成功的机会。 7. "八簉鹓班立仙仗":八簉是指朝廷官员的等级,鸳班是指朝廷官员的行列,仙仗是指皇帝的仪仗。这句意思是张高安进入朝廷后要站在合适的位置上。 8. "莫忘回首顾沙鸥":沙鸥是指张高安的朋友和家乡,这句意思是张高安不要忘记在成功时回顾自己的朋友和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以“青衫十载蟾宫客”起句,形象地描绘了张高安十年寒窗苦读的艰辛历程。接着用“黑绶三年凤岭头”描述他在官场的成就。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主人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诗中赞美张高安为循吏,有德行的官员,颇受百姓爱戴,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出身名门望族的气度与风范。 接下来,诗人以“江边休叹双凫去,天上行看一网收”展现张高安在官场上的广阔视野和坚定信念。这两句寓意着尽管前路可能充满挑战,但只要付出努力,终将有所收获。诗人寄语勉励张高安立足更高平台,为国家建功立业,但也不要忘记关心民间疾苦,如同沙鸥之于水边那样亲近民众。 最后两句“八簉鹓班立仙仗,莫忘回首顾沙鸥”则表达了诗人的期许与祝福。他希望张高安能在朝廷中立身正直,同时也要铭记关怀民生的重要性,不忘本色,做一个真正有益于国家、民众的贤臣。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关怀和深厚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张高安入京》是南宋诗人裘万顷所作。诗歌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张高安进京赶考时的感慨和期望。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繁荣阶段。 在这个时期,裘万顷生活在一个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一生坎坷,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惜友谊,也使他对国家的命运充满忧虑。 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中原地区已被金国占领。虽然国家形势危急,但南宋朝廷仍然重视科举选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努力求学,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为国效力。张高安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努力。 在送别张高安时,裘万顷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张高安入京》。他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还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