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点绛唇

标题包含
点绛唇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 梦游熟处。 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 心期误。 雁将秋去。 天远青山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蒋勤勤
去完善

译文
月光皎洁,夜晚照亮了南桥的路。 梦中游历熟悉的地方。 枕上听着秋雨的啼鸣。 可惜人生的命运,不能住在吴城。 心中的期望失败了。 大雁将要带着秋天离去。 天空遥远,青山笼罩在暮色中。
蒋勤勤
去完善
释义
1. 明月茫茫:形容月光皎洁,照亮夜空。 2. 夜来应照南桥路:夜晚的月光应该照耀在南桥的路上。 3. 梦游熟处:在梦中游览熟悉的地方。 4. 一枕啼秋雨:形容秋天的雨声让人想起哭泣的声音。 5.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人生遗憾,不能住在吴城。 6. 心期误:心愿误期,即心愿未能实现。 7. 雁将秋去:大雁将要飞向秋天的地方。 8. 天远青山暮:天空遥远,青山已经昏暗。
蒋勤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点绛唇》是吴文英的一首咏秋词。词中以明月、南桥、秋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秋夜画卷。 上片以“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开篇,明月皎洁,照亮了南桥之路,象征着人生的道路。“梦游熟处”则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梦中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一枕啼秋雨”则通过秋雨的啼鸣,唤起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下片“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遗憾无法留在故乡度过一生。“心期误”则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理想的失望,心中的期待被辜负。最后以“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作结,大雁南飞,象征著时间的流逝;远方的青山在黄昏中隐没,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整首词以明月、南桥、秋雨等意象,传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生命的感慨,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吴文英以其独特的笔触,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这首《点绛唇》成为了一首令人深思的作品。
蒋勤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6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金国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得到一个低级官职。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关注国家命运,为民请命。 在时代背景下,南宋晚期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金国的灭亡使南宋朝廷暂时摆脱了外患的压力,但却加剧了内部的腐败和纷争。与此同时,民间疾苦日益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吴文英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
蒋勤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