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病渴文园久。
梨花月,梦残春故人旧。
愁弹枕雨,衰翻帽雪,为情僝僽。
千金醉跃骄骢,试问取、朱桥翠柳。
痛恨不、买断斜阳,西湖酝入春酒。
吴宫乱水斜烟,留连倦客,慵更回首。
幽蛩韵苦,哀鸿叫绝,断音难偶。
题红泛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
付与谁、一半悲秋,行云在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渴已久,心中烦闷。
春天里,梨花盛开,梦中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忧愁如同雨水打在枕头上,衰老如同雪花覆盖在帽子上,都是因为感情的烦恼。
曾经金碧辉煌,如今却只能醉卧骄骢马,问谁能买到那斜阳,让西湖的春天融入酒中?
吴宫的河水斜斜地飘向远方,我疲惫不堪,不想再回头。
蟋蟀的歌声如此痛苦,鸿雁的叫声如此凄凉,音乐已经无法找到伴侣。
红叶飘落,树叶飘零,夜晚的江枫显得格外消瘦。
这一切,谁能理解我的悲伤?浮云飘荡,你是否也能感受到一半的悲秋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病渴文园:指病中的渴意,文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号,这里用来暗示作者身世之悲。
2. 梨花月,梦残春故人旧:梨花月是指春天的月份,梦残春是指春天的景色,故人旧是指过去的故人,这些都是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情感。
3. 愁弹枕雨,衰翻帽雪:愁弹枕雨是指忧愁如同雨水一样打在枕头上,衰翻帽雪是指衰老如同雪花一样落在帽子上面,这些都是描绘作者的心情和衰老的状态。
4. 千金醉跃骄骢,试问取、朱桥翠柳:千金醉是指喝醉的时候,骄骢是指骏马,试问取、朱桥翠柳是指询问朱桥和翠柳的情况,这些都是描绘作者饮酒和风景的景象。
5. 痛恨不、买断斜阳,西湖酝入春酒:痛恨不是指遗憾没有,买断斜阳是指买断夕阳的时间,西湖酝入春酒是指西湖的水可以酿制春酒,这些都是描绘作者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6. 吴宫乱水斜烟,留连倦客,慵更回首:吴宫乱水是指吴宫的河水混乱,斜烟是指斜斜的烟雾,留连倦客是指留恋的疲惫客人,慵更回首是指懒得再去回头,这些都是描绘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7. 幽蛩韵苦,哀鸿叫绝,断音难偶:幽蛩是指幽静的蟋蟀,韵苦是指声音痛苦,哀鸿是指哀伤的鸿雁,叫绝是指叫声消失,断音难偶是指声音难以相遇,这些都是描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8. 题红泛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题红是指题诗在红叶上,泛叶是指漂浮的树叶,零乱是指杂乱无章,想夜冷、江枫暗瘦是指夜晚的寒冷和江边的枫树变得瘦弱,这些都是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
9. 付与谁、一半悲秋,行云在否:付与谁是指交给谁,一半悲秋是指一半的秋天是悲伤的,行云在否是指云在不在,这些都是描绘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赏析
《宴清都》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作,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离别的愁绪。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
词的开篇“病渴文园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梨花月,梦残春故人旧”,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离别的伤感。这里的“梨花月”和“梦残春”分别代表了春天的美丽和离别的忧伤,而“故人旧”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词人通过“愁弹枕雨,衰翻帽雪”来表现内心的愁绪和衰败的心情。这里的“枕雨”和“帽雪”分别象征着春雨和冬雪,既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又暗示了作者心境的起伏。
“千金醉跃骄骢,试问取、朱桥翠柳”,描绘了作者在醉酒后,仍然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这里的“千金醉”和“骄骢”分别代表了富有的生活和豪放的性格,而“朱桥翠柳”则象征着春天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词人通过“痛恨不、买断斜阳,西湖酝入春酒”来表达对自己无法挽回过去的遗憾。这里的“买断斜阳”和“西湖酝入春酒”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无法挽回的惋惜。
“吴宫乱水斜烟,留连倦客,慵更回首”,描绘了作者在吴宫的乱水和斜烟中,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无暇回头。这里的“吴宫乱水斜烟”和“留连倦客”分别代表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疲惫,而“慵更回首”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无奈和逃避。
最后,词人通过“幽蛩韵苦,哀鸿叫绝,断音难偶”来表现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这里的“幽蛩韵苦”和“哀鸿叫绝”分别象征着大自然的声音和作者的心境,而“断音难偶”则表达了作者在孤独和悲伤中的无法解脱。
整首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离别的愁绪,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现实中的无奈和悲伤。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堪称宋词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宴清都》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作为一个文人,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但他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借词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词风独特,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在《宴清都》中,吴文英以“宴清都”为题,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却描绘出了一个衰败的社会景象。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