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唐多令·惜别

标题包含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jachie
去完善

译文
哪里汇聚了忧愁?是离别者心头的秋天。即使没有下雨,芭蕉叶也显得萧瑟。都说晚上的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但有明月时却害怕登楼。 时光在梦里流逝。花儿凋谢,烟雾般的水流飘散。燕子已离去,而游客还逗留在此地。下垂的柳枝没有留住她离去的脚步,只执着地将行程的船只拴住。
jachie
去完善
释义
1. 吴文英:南宋词人。 2.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心上秋”即“愁”字,这里是利用字形构造的双关语。古人常以“愁心”表示忧愁的心境,这里指离愁。 3. 芭蕉:代指秋天。 4. 不雨也飕飕:即使不下雨也有寒意。 5. 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虽说是晚上清凉的天气适合赏月,但因为离别的心情,所以不敢登上高楼望月。 6. 年事梦中休: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梦一场。 7. 花空烟水流:花已凋谢,如同烟雾般消逝在水中。 8. 燕辞归:春天燕子归来,秋天离去。此处象征时光流逝。 9. 客尚淹留:游子还在异乡停留。 10. 垂柳不萦裙带住:垂柳不会系着女人的裙带留住她。 11. 漫长是、系行舟:漫长的日子里,只有离去的行舟还停留在心头。
jachie
去完善
赏析
《唐多令·惜别》这首词以“愁”为核心,表达了离别时的忧伤情感。开篇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通过形象的比喻,将离别的哀愁与秋天的萧瑟景象相互融合,渲染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接下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描绘了离别之际,即使没有下雨,芭蕉树的叶子随风摇曳,也能感受到那份离别的哀愁。夜晚时分,虽然月光明亮,但是人们害怕登上高楼,因为那会引发更多的思念和感伤。 下阕“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则是对离别时光的感慨。时光荏苒,年华如梦,鲜花凋谢,烟水悠悠。燕子已经飞回了故乡,而诗人自己却仍然滞留在外。这种对比更显得离别的无奈与不舍。结尾“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借助垂柳不能留住离去的游子这一形象,传达出离别时刻的悲痛和无力感。同时,用垂柳不断摇曳的形象隐喻着诗人的心情,盼望离别的人们能早日重逢。整首词如同一幅水墨画,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jachi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多令·惜别》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48年,正值南宋后期,金兵入侵,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期间,词人的人生际遇较为复杂。他曾任太守幕僚,但因为战乱和官场腐败,最后辞官归隐。 在这段时间里,吴文英广泛结交朋友,并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密切交往,如辛弃疾、陆游等。在这些人身上,他看到了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这使他对国家的命运更加关切。 由于时代的巨变,吴文英深感世事无常,生离死别成了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唐多令·惜别》一词,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故土难回的无奈。
jachi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