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上项帅
精祈三日竟成霖,一瓣心香格帝歆。
苖若遂枯无此水,粟将暴贵涌于金。
时方多垒农为急,公在三湘泽已深。
自媿侏儒叨一饱,愿推德意答天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三天的精心祈祷,终于迎来了甘霖,献上诚挚的心意感动天地。禾苗如果枯萎,就再没有这样滋养的水源,粮食价格将暴涨如金。现在正是防御工事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问题更加紧迫。您身在三湘之地,对百姓恩情深厚。我对自己的微薄贡献感到羞愧,希望能推广您的恩德,报答天意。
去完善
释义
1. 精祈:精心祈祷。
2. 三日:这里指连续三天。
3. 霖:连绵不断的雨水。
4. 一瓣心香:比喻真诚的心意。
5. 格帝歆:感动天神之意。格,感通;帝,天神;歆,感动。
6. 苖若遂枯:庄稼如果因为缺少雨水而枯萎。
7. 无此水:没有这样的雨水。
8. 粟将暴贵:指粮食价格将会暴涨。
9. 涌于金:形容粮食价格如同金子一样珍贵。
10. 时方多垒: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垒,古代军事防御工事。
11. 农为急:农业是国家最紧迫的事务。
12. 三湘:湖南地区,这里指代治下的百姓。
13. 泽已深:给百姓带来了很多恩泽。
14. 自媿:自我惭愧。
15.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诗人用来自嘲。
16. 叨一饱:意为有幸得到温饱的生活。
17. 愿推德意:愿意将您的恩德推广到更多的人。
18. 天心:天意。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陈元晋的《喜雨上项帅》表达了诗人对雨水润泽大地的喜悦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诗人在首联描述了祈求三日的雨水终于降下,表达了对天意的敬畏之心。颔联通过“苗若遂枯无此水”和“粟将暴贵涌于金”两个强烈的对比,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颈联则表明了在紧张的战事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紧迫性,同时赞扬了领导者对于民生福祉的关注。尾联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享用美食的愧疚之情,以及希望通过推行德政回报天恩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民生和领导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雨上项帅》是南宋诗人陈元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4年,即南宋宝祐二年。
在这一时期,南宋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北方的金朝已经衰落,而蒙古势力正逐渐崛起。南宋政府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威胁的双重压力下,政局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陈元晋作为一名士人,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和社会民生。
陈元晋在这一年中的个人际遇也有诸多波折。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受挫,仕途并不顺利。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加关注民间疾苦,努力寻求解决之道。这一时期的陈元晋,不仅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
《喜雨上项帅》这首诗正是陈元晋在这一特殊时期所创作的佳作。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陈元晋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