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定叟弟
为邦和气满乡闾,袖手还家乐有余。
案上简编元好在,闲中日月更宽舒。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
好泛菊英斟寿酒,扁舟吾欲赋归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愿国家和谐气氛充满乡里,满怀喜悦地回家享受闲暇。书本依然保持美好,空闲时间更显轻松舒畅。追求功名时要保证身体健康,生活琐事不用过于焦虑。让我们用菊花泡酒庆贺长寿,驾着小舟回归自然吧。
去完善
释义
1. 寿定叟弟:为张栻为其弟所作祝寿之诗。
2. 为邦和气满乡闾:作为国家官员,给人民带来祥和之气。
3. 袖手还家乐有余:退休后回到家中,生活依然愉快满足。
4. 案上简编元好在:书架上书籍依然完好。
5. 闲中日月更宽舒:在闲暇时的生活更加宽裕舒适。
6. 功名且要身长健:功名利禄虽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保持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
7. 寻尺何求计不疎: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不要过高,让生活过得去就好。
8. 好泛菊英斟寿酒:用来祝贺生日的美酒。
9. 扁舟吾欲赋归欤:表达了诗人有隐退的想法。
去完善
赏析
《寿定叟弟》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张栻为其弟弟祝寿而作,诗中将家族间的和睦与个人闲适的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安然自得的心态。首联以“和气”、“袖手”等词语描绘出家中和乐的气氛;颔联强调简朴生活与自然时光的和谐共生;颈联道出健康与家庭和谐的向往;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对其弟弟的关爱和共同归隐田园的愿望。整体而言,全诗自然流畅,韵律悠然,旨在赞颂真挚的兄弟之情及美满的生活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定叟弟》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人张栻在庆贺其弟弟生日时所作。据史书记载,此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张栻的家族在当时颇有地位,他们的父亲张浚曾任南宋宰相,因此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张栻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在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正是南宋初期,当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南宋朝廷一直面临着军事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寻求国家的振兴之道,以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张栻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诗歌中,时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亲人的深情厚谊。这首《寿定叟弟》便是他在为弟弟庆生之际,抒发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