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节堂碑引

标题包含
大节堂碑引
天降疢疾殄我民,鸱鹠奋怒豺虎狞。 掩道赤鸦蔽阳精,夜罗鬼火塞要津。 当涂大吏腰缠金,挠腘稽颡泪满膺。 嗢咿软语若稚婴,欺卖宗祏倾皇灵。 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凭孤城。 城頺兵折气益振,目光如炬铄成群。 或从辟雍曳长绅,欲拄八极遮帝輧。 有伟三子辞轰轰,危立高骂声吐霆。 颈血溅天天为昏,断尸峙立不仆倾。 神扶鬼挟赫可惊,坐朝不与燕不宾。 寸武不踏黄金屏,性忠内发孰使令。 英气挺挺旷古今,朅来柯山访厥孙。 仿佛毅状冲杳冥,筑堂泮宇夐深明。 悲风苦雨凄棘林,魂兮来归肃泠泠。 寥哉旷宇畴非臣,登兹堂兮企风神。 须毛磔立心胆森,勿俾三子专修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天降疢疾殄我民:疢疾,疾病;殄,灭绝。这句说上天降下疾病灭绝百姓。 鸱鹠奋怒豺虎狞:鸱鹠,猫头鹰一类的鸟,这里形容恶人;狞,狰狞。这句描述恶人恶行。 掩道赤鸦蔽阳精:掩道,阻挡道路;赤鸦,红色的乌鸦,这里可能比喻灾难;阳精,阳光。这句描绘道路被灾难笼罩,阳光无法穿透。 夜罗鬼火塞要津:夜罗,夜晚;鬼火,传说中的鬼火;要津,交通要道。这句描述在夜晚,鬼火堵塞了交通要道。 当涂大吏腰缠金:当涂,当地的地方官;大吏,高级官员;腰缠金,指财大气粗。这句指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挠腘稽颡泪满膺:挠腘,膝盖弯曲;稽颡,叩头至地,表示极度的悲伤或崇敬;膺,胸膛。这句描述官员向天祈求拯救。 嗢咿软语若稚婴:嗢咿,小孩的哭声;软语,温和的话语;稚婴,婴儿。这句形容官员说话像小孩一样软弱无力。 欺卖宗祏倾皇灵:欺卖,欺骗;宗祏,宗庙中供奉祖先的神位;倾皇灵,倾倒皇帝的权威。这句指官员欺骗百姓,败坏皇帝的权威。 有勇三子心棱棱:有勇,勇敢;三子,指三位勇士;棱棱,威严的样子。这句赞美三位勇士的英勇形象。 扳弧援甲凭孤城:扳弧,拉弓;援甲,披上铠甲;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这句描述勇士们坚守孤城。 城頺兵折气益振:城颓,城市被攻破;兵折,士兵战死;气益振,士气更加振奋。这句描述虽然城市被攻破,但士兵士气依然高昂。 目光如炬铄成群:目光如炬,目光犀利如火炬;铄,熔化;成群,指敌人。这句描述勇士的目光如同火炬,能熔化一切敌人。 或从辟雍曳长绅:或,有人;辟雍,古代的大学;曳长绅,拖着长长的儒生袍。这句描述有人从大学出来,穿着儒生袍。 欲拄八极遮帝輧:欲拄,想要支撑;八极,八方,指全国;遮帝輧,遮挡皇帝的车驾。这句描述有人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支持皇帝。 有伟三子辞轰轰:有伟,有个伟大的人;辞轰轰,大声责问。这句描述一个伟大的人大声责问那些坏人。 危立高骂声吐霆:危立,站立不稳;高骂,大声斥责;声吐霆,声音如同雷霆。这句描述那个伟大的人站在高处,大声斥责那些坏人。 颈血溅天天为昏:颈血,即献血;溅天,向上喷溅;天为昏,天空变得昏暗。这句描述勇士的鲜血向上喷溅,使天空变得昏暗。 断尸峙立不仆倾:断尸,断头的尸体;峙立,站立不动;仆倾,跌倒。这句描述勇士的尸体直立不倒。 神扶鬼挟赫可惊:神扶,神灵扶持;鬼挟,鬼魅捉拿;赫可惊,非常惊人。这句描述神灵和鬼魅都在扶持勇士,非常惊人。 坐朝不与燕不宾:坐朝,坐在朝廷上;不与燕,不参与宴会;不宾,不受礼遇。这句描述勇士们在朝廷上受到的待遇。 寸武不踏黄金屏:寸武,微小的武力;黄金屏,黄金制成的屏风。这句描述勇士们即使有微小的武力也不会去触碰黄金屏风。 性忠内发孰使令:性忠,天性忠诚;内发,由内而外;孰使令,谁驱使。这句描述勇士们的忠诚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能够驱使。 英气挺挺旷古今:英气,英雄之气;挺挺,挺拔;旷古今,贯穿古今。这句赞美勇士们的英雄之气。 朅来柯山访厥孙:朅来,来到;柯山,山名;访,拜访;厥孙,他的孙子。这句描述来到柯山拜访勇士的后代。 仿佛毅状冲杳冥:仿佛,似乎;毅状,坚毅的模样;冲,冲向;杳冥,虚无缥缈的地方。这句描述勇士们的坚毅模样似乎可以冲向虚无缥缈的地方。 筑堂泮宇夐深明:筑堂,建造房子;泮宇,泮宫,古代的学校;夐深明,深远明亮。这句描述在学校附近建造房子。 悲风苦雨凄棘林:悲风,悲哀的风;苦雨,苦涩的雨;凄,凄凉;棘林,荆棘丛生的树林。这句描绘环境凄凉。 魂兮来归肃泠泠:魂兮,灵魂啊;来归,归来;肃泠泠,严肃冰冷的样子。这句呼唤勇士的灵魂归来。 寥哉旷宇畴非臣:寥哉,空旷的样子;畴非臣,谁不是臣子。这句感慨空旷的世界谁不是臣子呢。 登兹堂兮企风神:登兹堂,登上这个房子;企,企望;风神,风的神灵。这句描述登上这个房子,企望着风的神灵。 须毛磔立心胆森:须毛,胡须和毛发;磔立,张扬的样子;心胆森,心灵和胆量都很强大。这句描述勇士们的心灵和胆量都很强大。 勿俾三子专修名:勿俾,不要使;专修名,专门修名。这句告诫不要使勇士们专门追求名声。
去完善
赏析
《大节堂碑引》这首诗歌描绘了在灾难时期,有三位勇士挺身而出,抵抗外敌侵略的英勇事迹。诗中通过对场景、人物形象和心理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首联描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天降疢疾殄我民,鸱鹠奋怒豺虎狞。”在这个艰苦的时刻,人们饱受病痛折磨,而猛禽猛兽则在这片土地上横行无忌。这是诗人对现实困境的形象比喻,突显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几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紧张氛围:“掩道赤鸦蔽阳精,夜罗鬼火塞要津。”“当涂大吏腰缠金,挠腘稽颡泪满膺。”这些描写凸显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恐慌,以及当权者的无能与堕落。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三位勇士站了出来,他们勇敢对抗外敌,誓死捍卫家园。诗人用赞美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英勇形象:“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凭孤城。”他们面对敌人毫不退缩,意志坚定,如同坚定的磐石一般。即使城池被攻破,士兵伤亡惨重,他们依然斗志昂扬。 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这三位勇士与当权者的鲜明对比:“或从辟雍曳长绅,欲拄八极遮帝輧。”当权者看似威严,实则懦弱无能,而在诗人的眼中,这些勇士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英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敬仰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呼吁世人以这三位勇士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忠诚勇敢,共同保卫家园。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氛围,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忠诚、勇敢精神的崇尚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节堂碑引》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创作于贞元二十年(804年)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士人风骨的颂扬和对德操高尚的敬仰之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唐宪宗时期,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逐渐恢复,社会风气也逐渐趋于正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白居易积极倡导儒家道德观念,主张以儒家的道德伦理为基础,来改造社会风尚和矫正世道人心。 在贞元二十年的这个特殊时期,白居易的人生际遇相对较为顺畅。他在贞元十六年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逐渐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也深知宦海沉浮,意识到君子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他在这首诗中以“大节堂”为主题,强调士人应具有高尚的品质和气节,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