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有那些在宫中飞翔歌唱的黄莺能够见到外面的人。

去完善
释义
宫莺:生活在皇宫中的黄莺。

去完善
赏析
顾况以《宫词》为题,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宫幽闭的画面。首句“长乐宫连上苑春”点明地点和时节,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却又遥不可及的世界。次句“玉楼金殿艳歌新”,通过对建筑奢华以及娱乐活动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距离感。第三句“君门一入无由出”直抒胸臆,揭示了深宫生活的残酷现实——进入容易,离开却难如登天。最后一句“唯有宫莺得见人”则巧妙地借助自然界的小生灵,反衬出人类在此环境下的无助与悲哀。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又流露出对弱势群体深切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宫词》是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756年),正值唐玄宗在位期间。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顾况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深受时代氛围的影响,他的作品大多描绘了宫廷生活和历史故事。
在这首诗中,顾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宫中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宫女们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们在宫廷中的寂寞和无奈。这种情感与顾况当时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顾况在宫廷中担任侍读之职,对于宫廷生活的了解使得他能够深刻体会到宫女的内心世界。同时,他作为一名文人,也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因此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宫女们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顾况的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贞观年间,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然而随着统治者的腐化,宫廷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顾况身为宫廷文人,对于这一现象深感忧虑,因此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宫廷生活的批判和反思。这种批判精神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