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出岭题石灰铺

标题包含
出岭题石灰铺
马度严关口,生归喜复嗟。 天文离卷舌,人影背含沙。 江势一两曲,梅梢三四花。 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陶弼(1015年-1078年),字商翁,北宋诗人、政治家。 陶弼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被任命为桂岭县令。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后来,陶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战马驰骋在严峻的关隘,生命能够回归令人欢喜却又感叹不已。 天空中星辰离开卷舌星位,人们影子倒映在水中包含着沙子般的智慧。 江水流淌曲折,梅树梢头绽放着三三两两的花儿。 登高之时,请不要询问路途,那云彩之下便是我的归宿。
去完善
释义
1. 出岭:指出发经过山岭。 2. 石灰铺:古人用石灰粉刷墙壁,石灰铺为供应石灰的店铺。 3. 严关:古代险要的关隘。 4. 口:门口或关卡。 5. 马度:骑马通过。 6. 离卷舌:指星空中的卷舌星消失在天边。 7. 人影:指行人的身影。 8. 背含沙:因影子落在了沙滩上,故称“背含沙”。 9. 江势:江水的气势。 10. 一两曲:曲折蜿蜒的江水。 11. 梅梢:梅树的枝条。 12. 三四花:三四个梅花花朵。 13. 登高:向高处攀登。 14. 休问路:停止询问道路情况。 15. 云下:云朵下面,意指要寻找的地方就在云雾笼罩之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出岭题石灰铺”,顾名思义,诗人是在出山岭时路过石灰铺而有感而发。首联点明了地点——“严关”,情感——“生归喜复嗟”。虽然得以生还的喜悦和得以回家的渴望同时涌上心头,但诗人仍然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他既有庆幸生还的欢喜,又流露出离别的悲伤和对前途的担忧。 颔联,诗人通过观察天象,发现天文的变异预示着不祥,人们的生活也充满艰辛。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也借“人影背含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的身影被风吹动的景象,暗示着生活的波折与困境。 颈联中,诗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发现了江流的曲折和梅花开放的景象。这些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人生的哲理:生活像曲折的江水,总有波澜起伏;生命像初开的梅花,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依然可以灿烂绽放。 尾联,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信念:虽然人生道路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这里,诗人借用“登高休问路,云下是吾家”这一句来表达坚定的信念,鼓励人们不要因道路的崎岖而气馁,要相信云端之下的美好景色,那里就是心灵的归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出岭题石灰铺》是南宋诗人陶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告别亲友,踏上征程的情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他所在的年代背景。陶弼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的时代。他曾担任湖北漕臣,后在官场失意,被贬谪岭南。这一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体会,也让他对人生的感悟更加丰富。 其次,我们要了解陶弼在岭南的生活。岭南地区当时被称为“瘴疠之地”,生活条件恶劣。然而,陶弼并没有被困难打倒,他在当地积极推行改革,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这一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描绘岭南风情的诗篇,其中包括这首《出岭题石灰铺》。 最后,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人以石灰铺为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他用石灰来形容自己的品格,表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保持清白廉洁的品质。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陶弼的人格魅力和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