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意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古意三首 其一
相逢偶相识,相识竟相离。 会知别情苦,宁作未相知。 相见如梦中,梦中还相见。 薄帷鉴明月,恍惚仍对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偶然相遇然后认识,相识之后又要分离。 深知分别的痛苦,宁愿从未相识。 如同梦境般的相见,在梦里又再次相逢。 薄薄的帷幕映出明亮的月光,仿佛仍然面对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意三首: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三首古诗之一。 2. 其一:指第一首古诗。 3. 相逢:相遇。 4. 偶:偶然。 5. 识:认识。 6. 会知:会明白。 7. 别情:离别的情感。 8. 宁:宁愿。 9. 未相知:不了解对方。 10. 如梦:像梦境一样。 11. 薄帷:薄薄的帷幕。 12. 鉴:照映。 13. 恍惚:朦胧不清。 14. 仍:仍然。 15. 对面:面对面。
去完善
赏析
《古意三首 其一》以简练的诗句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聚散离合,看似无常,实则有着深刻的人性本质。诗人以“相逢偶相识,相识竟相离”开篇,写出生活中瞬间相交却旋即分离的常态。接着通过一个反问——“会知别情苦,宁作未相知”——揭示出离别之际的感情苦痛。 然而,在现实的悲欢离合中,诗人仍然发现了一个情感的慰藉:“相见如梦中,梦中还相见。”因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相聚,梦境也能将彼此连结在一起,甚至在梦境中还能继续相见。诗人通过"薄帷鉴明月,恍惚仍对面"的描绘,将这一理想情景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不禁产生一种盼望与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古诗着重刻画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奈的别离,但并未完全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人们在梦想中的重逢和相互陪伴。这种情感体验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充满哲思的领悟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无常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三首 其一》是宋代著名文人刘敞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9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刘敞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但在政治上并未受到重用。 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王安石变法,这是北宋政治经济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这场改革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失去了信心,转而关注个人修养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敞创作了《古意三首 其一》这首诗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抱负受挫后,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古人隐居田园的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