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滕至刚韵兼简顶玄极长老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和滕至刚韵兼简顶玄极长老二首 其二
丛林清誉重,湖海惯遨游。翠竹存吾道,黄花映毳裘。谈玄风穴辈,达理大颠流。欲效留衣别,容予入社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绅(1375年-1448年),字克让,号静峰,明朝官员。他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 洪武年间,王绅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丛林中树立起高尚的声誉,游历五湖四海已是家常便饭。竹子的翠绿象征着我的道德观念,黄色的菊花倒映在我的毛皮衣上。那些谈论哲学的人如同风中飘过的尘埃,而真正理解真理的是像大颠这样的高人。我想要模仿古人的留衣离别,让我加入这个社团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丛林:这里指佛教的寺院。 2. 清誉:清廉的名声。 3. 湖海:辽阔的水域,这里指四海。 4. 翠竹:绿色竹子,象征正直的品质。 5. 黄花:菊花,代表隐逸的志趣。 6. 毳裘:用兽毛制成的皮衣,这里指僧袍。 7. 风穴:指唐代僧人风穴和尚,他是禅宗五家之一。 8. 达理:通达事理。 9. 大颠:指唐代禅宗高僧大颠禅师。 10. 留衣:指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拜见司马承祯时,被其风度所吸引,请求脱离俗籍,留下官服,加入道教的事。 11. 容予:允许我。 12. 入社:加入社团,这里指加入禅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其中“丛林清誉重”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友人在文学、德行等方面的敬仰。而“湖海惯遨游”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各种交际场合游刃有余的形象。接下来的“翠竹存吾道,黄花映毳裘。”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儒雅的风度。随后,“谈玄风穴辈,达理大颠流。”则进一步指出诗人与朋友之间共享哲理的喜悦,同时也隐含对那些无关紧要琐事的不屑一顾。最后两句“欲效留衣别,容予入社不。”则以李白赠汪伦诗意,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深的友情。全诗结构紧凑,意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明朝洪武年间,诗人王绅写下了这首《和滕至刚韵兼简顶玄极长老二首 其二》。当时正值明朝初期,社会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王绅是当时的名士,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在这个时期,王绅因才学出众而受到朝廷的赏识,出任官职。然而,他并不满足于功名利禄,内心向往着道家生活的超脱与宁静。在这种矛盾的心境下,他与朋友顶玄极长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人生哲学和心灵归宿的问题。 在这首诗中,王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道家的向往。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风光,表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道家和佛家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