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首 其六
去年今月正今日,北高峰前,冷泉亭畔。
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
几多高价来相酬,尽力相酬酬不足。
今年今日正今时,竹山顶上,栖风亭边。
饥即餐,困即眠,石头为枕草为毡。
永日萧然无个事,白云深处不朝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今日恰好今天,在北高峰之前,冷泉亭之畔。
挂起羊头,销售狗肉,却重视斤两犹如宝玉。
无论价格多高都有人支付,尽全力报答还是感觉不够。
今年今日恰如今刻,在竹山顶之上,栖风亭旁边。
饿了就吃饭,累了就睡觉,用石头当枕头,以草地做垫被。
整天闲暇无事,就在那白云深处不面向天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北高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山名。
2. 冷泉亭:位于北高峰附近的一处景点。
3. 悬羊头,卖狗肉:指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比喻表里不一、以次充好。
4. 秤头斤两:指称重的工具和标准。
5. 惜如玉:形容珍视的程度如同珍贵的玉石一般。
6. 高价:这里指用高价购买的人或物。
7. 相酬:相互答谢、回报。
8. 尽力:尽全力、竭尽所能。
9. 竹山: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的一处山峰。
10. 栖风亭:位于竹山顶上的一处亭子。
11. 永日:整日、整天。
12. 萧然:清静、宁静的状态。
13. 无个事:无事可做,表示清闲、悠闲。
14. 白云深处:形容云雾弥漫的深山。
15. 不朝天:不向天空仰望,表示不慕名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南雅所作,以对仗工整、语言朴素的诗词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悠然,表达出诗人淡薄名利的超脱境界。全诗不仅富有音韵美,还蕴含着深厚的禅意,彰显着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去年今月正今日,北高峰前,冷泉亭畔。”起句以“去年”、“今日”的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北高峰”、“冷泉亭”描述了具体地点,诗人以此开篇,奠定了全诗的自然意境和哲理氛围。
“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这句暗含讽刺,意味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诚实行为,反映市井中的虚伪现象。同时,诗人强调“秤头斤两惜如玉”,流露出对诚实品质的珍视。
“几多高价来相酬,尽力相酬酬不足。”诗句描述了求取虚名者的姿态,即使付出高昂代价也难以满足其欲望。这里,诗人借助夸张的手法批判名利场中的人心浮躁。
“今年今日正今时,竹山顶上,栖风亭边。”诗人从过去的回忆回到现实,以“竹山”、“栖风亭”构建另一个清幽的环境,并表达了自身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饥即餐,困即眠,石头为枕草为毡。”诗人描绘了自己简朴的生活,不受世俗束缚,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徜徉。这种生活态度既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性格,也传达了禅宗提倡的超脱精神。
“永日萧然无个事,白云深处不朝天。”最后两句是对悠闲生活的赞美,诗人寓意摒弃杂念,全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之中,表现出诗人超尘脱俗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七首 其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释南雅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传递了深深的哲理思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年到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经历了北宋和金国的灭亡,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的长期战争。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生命、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
其次,从诗人的经历来看,释南雅是一位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佛法禅机。他可能经历过战乱的洗礼,也可能目睹了生离死别的场景。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世界有了独特的理解,从而创作出这样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歌。
再者,我们还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佛教也成为了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关注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追求生活的真谛。这也是释南雅能够在诗歌中表达出深厚哲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