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分时节细雨飘落的脚步轻轻,柳叶飘舞的岸边斜风将离人迎送归家。虽然北方的春天来得稍晚一些,但万物早已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去完善
释义
1.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四个节气。
2. 雨脚:雨水滴答的声音。
3. 柳岸:柳树成荫的河岸。
4. 斜风:微风。
5. 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6. 时令:季节。
7. 北方:指中国北方地区。
8. 偏向晚:晚于南方地区。
9. 绿腰:指绿柳。
去完善
赏析
《七绝·苏醒》是一首描绘春分的诗词,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巧妙地运用“雨脚”、“柳岸”、“斜风”等词汇,勾勒出一幅春雨绵绵、春风拂面的美好景象。同时,诗人还关注到南北气候的差异,通过对比北方向晚的时令,反衬出南方春天来得更早,绿意盎然的景象。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绝·苏醒》徐铉,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在这期间,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徐铉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身处乱世,无法施展抱负,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时,南唐后主李煜邀请徐铉出仕,他虽然感慨朝廷的无能,但仍抱着一腔热情,希望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些什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在朝堂上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这使得他对人生和世事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徐铉创作了这首《七绝·苏醒》,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句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