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行园树

标题包含
行园树
松节凌霜久,蓬根逐吹频。群生各有性,桃李但争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松树坚韧不屈,长久面对严寒; 蓬草随风飘扬,频繁遭遇疾风。 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秉性, 桃李树只争夺春光的短暂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徐铉(xu xuan):五代十国南唐时期著名文人,官至宰相。 2. 行园树(xing yuan shu):这首五言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园林中的树木景象。 3. 松节凌霜久(song jie ling shuang jiu):松树以耐寒而著称,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4. 蓬根逐吹频(peng gen zhu chui pin):蓬草的种子被风吹走,寓意生命的漂泊不定。 5. 群生各有性(qun sheng ge you xing):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 6. 桃李但争春(taoli dan zheng chun):桃李指的是桃花和李花,春天是它们的盛开期,争春在这里意味着竞相开放,展示自己的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行园树》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和蓬草的形象,揭示了“群生各有性”这一深刻的道理。首句的“松节凌霜久”形象地展示了松树不畏严寒、傲立风雪的品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次句的“蓬根逐吹频”则表现了蓬草随风飘荡、随遇而生的特性,代表着豁达开朗的心态。而后两句“群生各有性,桃李但争春”则是对这两种品质的总结,提醒人们要尊重不同生命的个性和价值,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竞争与机遇。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精炼,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园树》是南唐文人徐铉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5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民生疾苦。徐铉当时任翰林学士承旨,时常为皇帝起草诏令、处理公务,面对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惆怅。 在徐铉所处的时代,中原地区的战争愈演愈烈,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徐铉作为一名文人,虽然无法直接参与战斗,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关切和对和平的渴望。在这首《行园树》中,他以树木的生长比喻人生的起伏,寓意着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仍要坚定信念,顽强生长。 徐铉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和担当。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时代,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的关爱。这首古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努力建设美好的未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