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
积雨有余润,游云无定阴。
燕飞华屋静,莺啭碧窗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的降雨让空气变得湿润,流动的云朵带来变幻莫测的阴影。燕子在华丽的小屋里安静地飞翔,黄莺在绿色的窗户里尽情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首夏:指夏天开始的时候,立夏时节。
2. 吴沆:南宋诗人,浙江钱塘人。
3. 积雨:长时间下雨。
4. 余润:雨水滋润后的湿润。
5. 游云:漂浮不定的云朵。
6. 无定阴:没有固定的阴暗面。
7. 燕飞:燕子飞翔。
8. 华屋:富丽堂皇的房屋。
9. 莺啭:黄莺鸟婉转歌唱。
10. 碧窗:绿色的窗户。
去完善
赏析
《首夏》这首古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和氛围。诗中提到了“积雨”和“游云”,这象征着春夏之交的多雨天气,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带来了湿润和清凉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燕飞华屋静”和“莺啭碧窗深”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初夏时节宁静而美好的景象。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初夏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首夏》是宋代诗人吴沆创作的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北宋王朝虽然繁荣昌盛,但由于长期的奢侈和腐败,政治逐渐腐朽,军队实力也逐渐削弱。此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也在激化。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富有才华的文人墨客,他们在诗词歌赋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吴沆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位颇有才情的文人,吴沆一生游历四方,结交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他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诗句,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悲欢离合。这首《首夏》正是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